滩区群众喜迁新居
新建的李庄新区面貌
夏粮喜获丰收
游客畅游油菜花海
金银花已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花
脱贫群众在养殖扶贫基地劳动
群众丰富的文化生活
封丘城区
九曲黄河,见证沧桑巨变;百年峥嵘,书就奋进华章。从小麦亩产40多公斤的盐碱滩到粮食总产超过15亿斤的米粮川,从饱受水患之苦的穷河滩到多点开花的富民产业和基建,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封丘,这座黄河北岸的中原小县成功摘下了贫困的帽子,越来越多的人正回到家乡,投入到乡村振兴的浪潮之中,踏上了新生活、新奋斗的征程。
一块地
盐碱滩变成了米粮川
1982年,张克纪29岁,正是能出力气的时候,然而庄稼的收成却没有因为他的勤劳而让人有一丝的欣喜。
一句话,地里盐碱得太厉害。
“播的种子至少有一半不出苗,长出来的是又小又少。”封丘县潘店镇断堤村村民张克纪描述过去地里的场面,白花花一片,一拨拨成堆。要是播完种遇上下雨,盐全部渗到土里,麦苗更是逃不过夭折的命运。
很长一段时间内,封丘都是黄淮海平原涝碱沙问题比较严重的地方之一,在上世纪60年代,不只是断堤村,封丘县100多万亩耕地中,50.4万亩都是盐碱地,小麦亩产量普遍在80多斤,盐碱程度低一些的地,也不过100来斤的产量。
196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黄淮海旱涝盐碱综合治理项目领导小组”,组长是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院士,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组长则是中科院南京土壤所首任所长、对封丘治理盐碱影响深远的熊毅院士。在封丘,熊毅带领的工作组提出了“井灌沟排”的办法,实施第二年就实现了产量翻倍,达到了近200斤。
靠着这个方法,一直到1982年,封丘的盐碱地已经减少到了27.9万亩。为了彻底消灭盐碱地,将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稳产的好地,中国科学院承担了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与开发国家攻关任务,封丘作为重点工作地区,中科院的专家们再次来到了这里。
张克纪的地也迎来了希望。
在潘店镇,中国科学院建立了万亩示范区,1983年又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开始了盐碱地综合治理。1982年秋收后,麦苗下地,村民们一开始还有些心疼因为打井挖渠而占用的耕地,几个月过去,麦熟开镰,一亩地200多斤的麦子足足装了两大袋,每个人都乐开了花。
不仅如此,过去盐碱大,秋粮只能选择高粱这种抗盐碱好的作物,一年也是只有100多斤的收成。换成了玉米后,亩产达到了500多斤!
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到1987年,就在新乡专区粮食平均亩产只有400斤时,潘店万亩示范田的小麦和玉米平均亩产已经达到了1000斤。上世纪70年代每年还要吃国家7000万斤返销粮的封丘,到1987年时已经可以每年给国家贡献1.3亿斤粮食。
现在,已经68岁的张克纪和老伴种了16亩的地,播种、施肥都由机器进行,浇地一刷卡水就到地里了,收割更简单,仅仅一上午,收割机便将16亩小麦收割完毕,除了留下2000多斤自己的口粮,剩余的17000多斤都卖了出去。
如今的封丘,再也看不到盐碱地,小麦亩产也早已超过了千斤,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70.54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5.04亿斤以上,昔日白茫茫的盐碱地变成了现在年年丰收的大粮仓。
除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种植让广大农民更加富裕。金银花和树莓成为封丘现代农业的两颗明珠,金银花产业以合作化经营的模式为主,种植面积8万多亩,形成了2个专业种植乡镇,种植覆盖全县所有的村,年产干花近1000万公斤,年产值10多亿元;树莓种植每亩每年可带给农户10000元以上的收益,树莓鲜果、冻果、果汁、果酱、果酒、含片等产品不但畅销全国,还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等发达国家。
黄河北岸,饱受自然灾害之苦的封丘已经成为历史,通过种养结合、农旅融合、延长产业链条等方式,封丘县循环农业、订单农业、生态农业等蓬勃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栋房
搬出穷窝窝唤起新希望
现在想来,邵珠辉觉得过去的日子“简直没法过”。
进入6月,夏天的雨说下就下,前一秒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便成了暴雨倾盆。封丘县李庄镇的迁建小区内,邵珠辉关紧家里的窗户后,继续准备晚饭。“这要是还在老家,别说做饭了,光堵门都够我们折腾了。”邵珠辉说道。
邵珠辉之前的家在黄河大堤南侧的滩区上,一家六口住在上世纪80年代盖的房子里,一到下雨天,别人都往屋里躲,她和婆婆却要第一时间跑去屋外搬来日常准备好的砖块,把门口堵起来:因为房子盖得早,周围的地基越来越高,一下雨就像往屋里倒水一般。
不仅是门口,屋子的房顶也有不少处看得到光,虽然拿塑料棚修补过,可时间一长还是免不了漏水,有时甚至夹杂着泥块掉下来。
“那真是给人吓一跳。”坐在四室一厅的大房子里,邵珠辉和婆婆大笑着讲着过去的那些事儿,看不见丝毫愁容,因为她们知道,那样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
自从160多年前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以后,黄河封丘段泛滥频繁,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尽苦难。2014年,河南省开始实施“三山一滩”群众脱贫工程,封丘县就此开始了滩区群众的搬迁工作。
2019年,邵珠辉所在的李庄村作为第二批搬迁的村庄,村民正式搬到了大堤北侧的新建小区内,现代化的装修设计,干净的自来水,燃气、电梯一应俱全,从破瓦房到小楼房,大家直呼像做梦一样。
而让邵珠辉更加感慨的还不是居住条件的改善,而是生活“有选择了”。
过去为了照顾老人和两个孩子,丈夫出远门打工挣钱,邵珠辉则只能在家里种几亩地,虽然饿不着,可日子却一直十分紧巴。“不是人懒不想干活,关键是在村里没有什么工作可以选择,日子只能是凑合着。”
直到搬到了新小区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邵珠辉成了一名小区网格员,每天负责联系解决132户群众日常遇到的问题,每个月基本工资加补助能领到2500元。
而就在所在小区西边,有一排更大的“房子”,那是镇里规划建设的占地3000多亩的产业园区,目前已经吸引了10余家农产品精深加工、汽车后市场和装备制造等企业入驻,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
“以后网格员的工作越来越轻松了,我也准备去企业里找个活干,挣更多的钱。”选择多了,底气足了,心里也不慌了,邵珠辉直言生活更有干劲儿。
搬出穷窝窝,搬出精气神。封丘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涉及李庄、陈桥、荆隆宫、曹岗、尹岗等5个乡镇43个行政村的10.08万人,目前,4个迁建安置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886栋住宅楼陆续完工、一批批基础性公共服务项目相继落成,10万余名群众年底前就将全部搬入新家,本着“城镇与产业同步发展”的思路,一批市场前景好、就业人员多的产业园也相继建立。
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封丘县把迁建安置区打造成了“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唤起了群众奔向新生活的希望。
一群人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李成海很有一种紧迫感。
封丘县留光镇李王庄村,建好的蔬菜大棚内,村民们正在忙着收割成熟的韭菜,在合作社打工,他们每天能有70-90元的工资收入;一旁,数块连片成方的土地也已经整理好,马上就要种上大蒜等作物,成为合作社的又一收入来源;远处,金银花也到了采摘的季节,女工们正在来回不停地摘花;而为整个合作社种植提供养料的养猪场也已经开始运行,到年底就能有4万头猪的规模。
投资5000多万元、流转土地1000多亩,从去年4月份回乡,李成海也才来到村里一年零两个月,花费了心血建成的循环农业示范园已经开始运转,可他还是有些着急。
“有的群众对合作社能不能赚钱心里没底儿,大家更愿意直接拿走流转土地的费用。”李成海说,去年有了发展循环农业的想法后,他本想成立合作社,让大家以土地资金等多种形式入股,拿着合作社分红,还可以到园区打工,可还是有不少村民选择了只拿流转费。
李成海说自己急于见到成效,准确来说是让大家看到成效。他想把产业办起来,让大家都愿意加入到合作社,挣更多的钱。
因为家里穷,李成海18岁就离开李王庄开始在外闯荡,辗转河南、新疆、陕西等地,跑工程、做项目,如今已经53岁的他在大家眼中俨然是一个成功人士,去年年初,在镇村干部的动员下,李成海回到了李王庄,开始想办法带领村民致富。而今年1月份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后,李成海觉得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强烈。
“我不想到最后什么也没有给村民们留下。”走在村子的路上,李成海挥着手兴奋地介绍着每一块土地的用处,他还把村庄规划做了个非常大的牌子立在村子的路边。“明年你再来看,这里绝对是另一番模样。”
就在李成海畅想村子未来的时候,十几公里外的王村乡小城村,6年前返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郭祖良同样正在为了村子发展而努力,小城村争取到了省财政厅投资2500万元的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包括有旧村改造、花卉博览园、中医文化馆堂、药膳一条街等,结合千亩中药材花期观赏,小城村正全力打造康养旅游小镇,使其成为富民强村的新产业。
在陈桥镇陈桥村,2015年放弃了苏州万元薪酬的刘东洋,回到家乡跟着叔叔刘继恩一起加入到了保护湿地的行列,给生态保护带来了新的思路,在坚守湿地环境的前提下,鸟类研究中心、摄影基地、研学旅行、特色民宿等纷纷成立,湿地正成为多元产业发展的宝地。
……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除打好乡情亲情牌,搭建创业平台,吸引本村在外成功人士、大学毕业生回村任职回乡创业外,封丘县还注重引进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专门实用人才,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筑牢乡村振兴人才基石。
在封丘广大乡村,一个又一个能人和年轻人来到家乡,带回的不只是资金、技术和产业,更是经验和眼界,他们为乡村振兴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新乡市政协副主席、封丘县委书记李晖表示,该县将以“支部强村、产业富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生态美村、文化润村、人才兴村、清廉正村”等“八村”建设为抓手,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策划 李虎成 苌道卿
执行 张志超 肖敬文 袁楠
图片 孟庆军 李学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