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伟业 出彩中原】新乡篇|锚定振兴 在乡村打出“组合拳”

2021-06-24 09:52:03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市乡村振兴局挂牌本报记者代娟摄

“改革”催生美丽东彰仪郎海胜摄

辉县市南陈马村一角戴守梅摄

花田里为党庆生郎海胜摄

  □河南日报记者李虎成代娟

  自6月9日新乡市乡村振兴局于全省首批挂牌以来,新乡市辖各县(市、区)乡村振兴局也相继成立。乡村振兴局的挂牌,标志着“三农”工作重心将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而事实上,新乡市的乡村振兴战略已从3年前的一场改革开启。2018年以来,新乡市以“两县十乡(镇)百村”示范工程为载体,以深化农村“五项重点改革”、实施“四个五”、推广积分制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乡路径”,受到中央、省委的充分肯定。

  推动“五项重点改革”解决“旧账”再赚钱

  2011年,新乡市被定为全国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2014年以来,新乡市又先后承担“三块地”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并争取到了“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验任务,创造了“长垣模式”和“获嘉样板”。

  2018年,新乡市委、市政府紧扣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条主线,在全省率先推进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的农村五项重点改革(土地利用综合改革、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并先后制定出台具有新乡特色的“1+3+1”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和具有新乡特色的“1+5+1”农村综合改革政策体系,打出一套“组合拳”,有效破解了乡村振兴中“地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生”的时代命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长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写入国务院总结报告,获嘉县、原阳县分别荣获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先进集体和典型地区。

  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乡市清理不合理合同2.94万份,增加村集体收入9835万元,成立3424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全市有集体经营性收入的村占比达99%以上……

  新乡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数据表明,目前该市已腾退宅基地2.39万亩,收取有偿使用费1.11亿元;全市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245.8万亩(含长垣市),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7.63%;收储土地2.65万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1665亩(不含长垣市),成交额1.83亿元。

  乡村振兴的钱从哪来?解决“旧账”再赚钱。

  2004年到2016年间,获嘉县照镜镇东彰仪村不仅没有集体收入,还因为过去集体企业倒闭欠账400余万元。村支书王光新2014年上任,接手就是个烂摊子。

  转机出现在2017年夏天。获嘉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通过改革,全县清理不规范合同1.78万份,增加集体收入7624.6万元。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清产核资。东彰仪村经过登记、核算,弄清村里欠债460万元,但也发现92户农户侵占216亩土地,38户农户侵占宅基地、厂房等集体资产。

  通过清理不规范合同,重新签约,东彰仪村当年就还上50多万元债务,还将216亩土地流转了出去,每年收益20多万元。“清产核资只是弄清楚债权债务,盘活村集体资产,挣钱把债还清了才是关键。”

  2018年10月,东彰仪村与当地企业合作,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65亩蔬菜基地,发展高效农业,村集体和村民都增加了收入。如今,东彰仪不仅摘掉了“软弱涣散”村的帽子,还成了党建示范村,王光新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劲儿更足了。

  长期研究农村工作的新乡市委党校副教授蔡慧敏深有感触地说,中国农村改革是从家庭承包开始的,40年来,广大农村在改革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时代、新征程,“三农”要发展、乡村要振兴,还得靠改革提供制度供给,通过改革激发活力。

  制定“村庄规划”让农民参与进来

  黄泥青瓦、红砖小路、游园花墙……走进新乡县七里营镇杨堤村,瞬间被杨堤村简朴自然的风貌所吸引。再往里走,麦田环绕、清秀舒朗的村子里,还散落着一些依托村内自然资源打造的民宿小院,荷塘鱼蛙,绿竹黄枫,青石红花,美不胜收。

  “俺村党员干部确实下功夫了,村里哪项建设都征求群众意见。你看过去这是土堆地,风一吹,全是灰,现在建成了停车场,既实用又好看。”站在村里的停车场旁,村民杨传喜笑颜开地对记者说。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规划建设乡亲们认同的村庄?新乡县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由县财政列支专项资金2000万元聘请专业设计院所和专家团队,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高质量编制乡村振兴各项规划,了解农民需求、征求农民意见,最大限度使规划设计符合村民意愿,契合传统习俗,解决过去乡村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水土不服问题。同时,该县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组建乡村振兴专班,成立乡村振兴理事会等组织,全程请群众参与,带领群众一起制定“群众看得懂、能落地的村庄规划”。

  杨堤村在规划时,按照不改农村风貌、简朴自然的原则,对村庄进行修复与保护,“不砍一棵树,不扒一间房,不填一口塘”,使整个村庄保持最初的自然形态,使乡村设计符合群众意愿、传统习俗、地方风貌,激活村庄活力,同时也扮靓乡村,留住乡愁。

  “乡村规划的核心是要让作为主体的农民参与进来,群众接受了规划,才会积极主动搞建设。”今年5月,新乡市委书记张国伟带领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到新乡县观摩,充分肯定了杨堤村“把规划还给乡村,把设计还给农民”的做法。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新乡市以规划和示范工程为引领,坚持规划先行,抓好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并选取了100多个试点村庄,编制完成“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推动乡村建设高质量。自2018年开始,新乡市坚持示范引领,按照每县(市、区)确定1至2个示范乡(镇)、每乡(镇)确定1个示范村的原则,全市确立2个县、17个乡镇、135个村,在全省率先实施“两县十乡(镇)百村”示范工程,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培植特色产业打造“振兴链条”

  长垣市丁栾镇官路西村借助土地制度改革,盘活土地资源,实现资源入市112.38亩,用于丁栾镇医疗器械回归双创园建设。目前,园区已入驻近10家卫材企业、物流公司,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而位于卫辉市城郊乡的唐岗村,则把“三变”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在村里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及土地、置业、旅游、劳务股份合作社,吸纳农户以土地经营权、资金等入股,着力盘活农村资源,激发集体资源活力,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也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

  为培育更多的地方特色产品,新乡市坚持把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按照“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在全省率先构建以国家级为龙头、省级为骨干、市级为基础的三级产业园体系,全市创建国家级产业园1家,省级产业园3家,市级产业园6家,有力提升了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同时,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00家,发展家庭农场1.9万家、合作社1.2万家。同时,涌现出了冀屯食用菌、中和香菇、史庄花木、唐庄蔬菜、七里营小麦育种,以及卫辉卫红花、封丘金银花、辉县中药材等一批特色乡镇和地理标志性产品。

  近年来,新乡市注重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多元化业态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同时,该市还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了米多奇、克明面业、五得利、大北农、九豫全、雨轩等一批涉农龙头企业,推动了地方农产品精深加工,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导者”。

  新乡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元年,全市在农村五项重点改革的基础上,又启动了农村金融、农民宅基地和自建房管理改革等,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激发农村资源要素,为乡村振兴释放强劲动能。

  “十四五”时期,新乡市将启动实施“115541”计划,全面铺开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按照“115541”计划安排,新乡将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发展目标,以“两县十乡(镇)百村”示范工程为载体,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突破口,启动实施黄河滩区、黄河故道、牧野平原、太行山区、都市农业等5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着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粮食核心竞争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5项重点工作,尽快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育种、优质果蔬、重要农产品加工等4大基地,建设一个美好家园,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农村改革先行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和“中国种谷”。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