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一些地方和学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主动担当,推出了暑期托管服务。这是减轻家长负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创新举措,是加强教育关爱、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有益探索。”在7月13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
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有哪些基本原则?要如何办好?
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得到充分休息
近期,北京、江苏、山东等地发布了将由教育部门开办面向小学生的暑期托管班的举措。公办托管班究竟应该如何办,场地、师资、经费如何解决,托管服务质量如何保障,成为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教育部在日前印发的《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中明确,暑期托管服务应遵循学校主动、社会参与、教师志愿、学生自愿、公益普惠等基本要求,同时对服务内容、保障条件等也提出了明确意见,重点回应了近期社会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吕玉刚介绍,一是鼓励学校积极承担。《通知》提出,从本地实际出发,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同时,教育部门还应积极会同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等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提供学生暑期托管服务。
二是引导教师志愿参与。《通知》提出,要引导教师志愿参与暑期托管服务,但不得强制。对志愿参与的教师应给予适当补助,并将志愿服务表现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三是坚持学生自愿参加。《通知》提出,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并由家长学生自愿选择参加,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
四是合理安排服务内容。《通知》提出,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休息。学校要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各类资源设施,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但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五是坚持公益普惠原则。《通知》提出,要完善暑期托管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可参照课后服务相关政策,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相关收费标准由地方教育部门商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学校不得违规收费。
“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总体原则和具体要求已经明确,但由于这项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实施过程中,还要善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切实将暑期托管服务这一民生实事持续办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明说。
“取消教师寒暑假”?不实!
“关于‘要取消教师寒暑假’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吕玉刚明确表示,《通知》不仅提出不得强制教师参与暑期托管服务,还特别强调,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依法保障教师权益,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出时间。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丁大伟同样表示:“开展学生暑期托管服务,不是取消暑假。北京各区教委统筹全区教师资源,在不影响正常休息和进修培训的基础上,合理选派安排教师参加托管服务。”
如何确保“教师志愿参与”落到实处?丁大伟表示,北京各区教委鼓励广大干部教师主动参加志愿服务,积极引导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班主任等优秀教师参加托管服务。同时要求各区组织好对参加托管服务教师的培训。市教委要求区教委,优选最优秀的教师,侧重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成长方面的影响。
“孩子的暑期托管,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解决的问题,需要统筹好几种关系。”吕玉刚说。
一是统筹好学校与社会提供的关系。吕玉刚指出,学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我们积极倡导的,但同时,假期的学生托管工作不是全部由学校从头到尾承担,也鼓励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二是统筹好教师志愿参与和保障教师休息合法权益的关系。《通知》明确引导教师志愿参与,这是教师高尚师德的一种体现。但一定是教师志愿的,要合理安排教师看护时间,保障教师休息、学习时间。
三是统筹好教师参与和校外志愿者参与的关系。既要鼓励教师志愿参与,也要调动社会其他方面人士,比如社区社工、大学生来参与托管服务。
四是统筹好校内托管和校外暑期生活的关系。假期不能把学生都“圈”在学校,还要让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家长也要多陪伴,更好地起到家庭教育的责任,让孩子感受家庭幸福。
暑期托管不能变成“第三学期”
“学校暑期托管不是学生暑期生活的全部,托管服务的内容也不同于我们正常的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把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吕玉刚说。
暑期托管服务应有哪些内容?汪明表示,一方面,暑期是学生经历了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后放松和休闲的时间,保证休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为落实小学生减负的相关要求,即使暑期学生在校内托管,也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虽然暑期托管服务的主要内容是看护,但也可利用校内资源设施,如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合理提供一些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快乐又有意义的假期。”汪明说。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家长、托管方和管理方都应明确,家长是托管服务的间接对象,为家长解难不是最终目标;学生是托管服务的直接对象,学生的健全成长才是最终目标。
“假期历来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养成自主性的难得时间窗口,需要以与学期完全不同的方式实现成长目标。”储朝晖建议,托管服务应高度重视这一成长机遇,尽量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获得更有效的成长。
本报北京7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