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总有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并随着时间酝酿、发展累积、时势变革展现新的特征、出现新的变化。新发展阶段是一个方式转变、结构转型、动力转换的崭新阶段,也是一个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重要关口。面对发展的要务、激烈的竞争,谁能准确识变、积极应变,谁能厚植优势、重塑格局,谁就能抢滩占先、快速而稳稳地入局,而不是被淘汰出局。
胸怀“国之大者”,放眼中原河南,审视新乡自身,我们积累了哪些经验、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又如何以新的优势增动力、聚势能,确保综合实力进位升级目标实现?从改革牵动看,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推动着高新区发展量稳居自创区首位。农村综合改革,在全省先行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收入,乡野大地焕然一新;从创新驱动看,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多年居全省前3位,5年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9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8家;从开放带动看,中欧班列(新乡号)奔腾在欧亚大陆,新日韩铁海联运国际班列拥抱蓝色海洋,我市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条国际班列的地方。这些艰辛的探索、不懈的实干,都是我们再出发的力量之基、信心之源。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融入新发展格局,增强竞争力是关键所在。向着新征程进发,我们必须再造优势、厚植优势,把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用好用足,把创新驱动这个第一动力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新乡建设的核心位置,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命门之穴”。
要坚持以创新培育竞争新优势。我们常讲新乡之新,在于常新,源于创新。无论是破难题,还是开新局,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省委、省政府对新乡寄予很大厚望,新乡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擎作用能否进一步凸显,高新区作为自创区核心区能否继续保持较好发展量,并进入全国同类前60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能否新增300家,等等,这是市十二次党代会已然列明的任务,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新乡创新的方向、实力与贡献。同时,我省已经高位推动并成功挂牌了嵩山、神农等省级实验室,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重大创新平台等,我们拥有仅次于郑州的科教优势,又该如何谋划、争取,做到先行一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些都需要以前瞻眼光来研究、强力举措去推进。
要坚持以改革塑造体制新优势。改革不能停顿,唯有改革应变局、开新局。改革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又不得不啃的“硬骨头”。有关部门要静下来梳理哪些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障碍,哪些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眼里有问题,脑子里有思路,脚下有力量,行动上才能见成效,决不能因一时之难、一地之困、一思之缚,而慢下来、推下去,甚至绕道走。要紧紧扭住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民生领域改革的根本、重点领域改革的突破,打造一批符合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契合时代特征、具有新乡特色的改革事项和改革试点,以此为牵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向高质量。
要坚持以开放形成合作新优势。制度性开放是省委确定的“十大战略”之一。近年来,我市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突破很多、成效明显,但对标“北上广深”、郑州和洛阳,还有很大差距和短板。推进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领导带头、配强队伍,创新方式、明确奖惩,提高招商的精准性、实效性;必须强化开放平台建设,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升现有国际班列运行效率;必须拓展开放合作空间,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找定位、寻合作、拓空间,建设更具竞争力的开放强市。
要坚持以一流营商环境构建比较优势。近日,河南省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成果出炉,郑州、洛阳、鹤壁依然保持头部位次,前9名没有新乡。评价虽是对过去工作的一个侧面表现,但再次说明了各城市之间营商环境建设的竞争日趋激烈,呈现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良性赛跑局面。市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让企业专心创业、安心经营,让群众办事省心、生活舒心。任务已明确,关键要抓落实,要创造性抓落实。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胸怀大局、放大格局,敢闯敢试、勇闯蓝海,磨砺以须、倍道而进,在时代风口上跟上时代,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斗争中学会斗争,持续打造新优势,不断提升竞争力,推动新乡重大跨越发展,实现综合实力进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