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永飞
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如何做到常态长效,达到“精准、鲜明、具体,基本一条是要让群众有获得感”的标准,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站位为民服务第一线,积极统筹协调,精心研判,突出结果导向,真抓实干,让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有的放矢,首先要把实事项目确定好。平凡小事见真情,细微之处显精神。办什么事,选题一定要选精准。既要着眼于宏观长远,有针对性地办好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又要立足眼前身边,着力破解一批困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比如,旧小区老式六层楼需要加装电梯、有的家属楼没有暖气、有的没有开通天然气、电动车自行车没有车棚停放,等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封建社会的清廉官吏郑板桥尚能有这样的情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干部更应当把为民解忧当成分内事用心找准、用情办好,这是党性宗旨的真切体现,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形象,与人民群众心贴心、团结带领群众跟党走、党心民心交融的一个过程。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不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就不会找准实事,更谈不上办好实事、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率先示范,领导要带头领办。“群众看干部,干部一级看一级”。领导领办的好处,首先在于示范,同时通过解决一件事,举一反三,在体制机制上推动类似的一批事加快解决。比如,“万人助万企”是党史学习教育中省委的一项中心工作,许昌市把服务好8.7万家民营企业作为许昌经济社会发展之“大者”来下大气力抓实办好,覆盖城乡深入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选派555名市、县级领导干部帮扶606家重点企业,联系32个乡镇(街道),帮助347个乡村振兴重点村(社区),助力政策落实,助力要素保障,助力企业创新,助力风险防范,助力环境优化,“万人助万企”成效凸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气象。企业家也是群众的一部分。服务企业家把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才能拿出更多的财力为群众办实事。
常态长效,推动为群众办实事制度化。制度是工作质量的保障。建立健全办实事的体制机制,是推动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长效的制度保障。要强化答卷意识,既立足当前解决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工作机制,推出一批管用的有效的为民服务的新载体、新抓手、新平台。在探索制度化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现场观摩、交流等方式互学互鉴,由点及面、从特性到共性,把办实事引向深入,把发现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常态长效的机制保障,从而推动群众的获得感持续提升,生活更加幸福、安全,更加感受到党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血肉相连、鱼水情深,更加深刻地体悟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秉持历史的厚重,我们必须站稳人民立场,瞄准“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的目标,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真正成为“党的生日、人民的节日”,用实实在在办实事的效果彰显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砥砺初心使命。
责任编辑:王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