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星空 他们是闪亮的星——致敬河南百年考古先行者

2021-10-14 09:05:04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100年前,从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断有河南人、外省人的身影活跃在河南田野考古的探方里,潜心在陶片、卡片的分期排队中,耕耘在中华文明的探索中。

  100年来,几代考古学者为考古学的发展鞠躬尽瘁,砥砺前行,为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守护精神家园而奋斗,他们秉持“志存高远、敢为人先、自强不息、执着奉献”的精神,为河南、为中国文物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考古这幅壮丽画卷,因为有河南考古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更加辉煌灿烂;华夏文明传承的河流,因为有河南考古人的坚守而奔流不息。

  他们中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先行者,他们中有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他们中还有更多的青年学者和学术精英正在成长,昭示着河南考古更加美好的明天。

  回望百年,致敬考古先行者,筑梦考古新时代。

  董作宾(1895~1963)

  ◆主持发掘遗址:

  安阳殷墟

  ◆代表作品:

  《殷墟文字甲编》

  《殷墟文字乙编》等

  1895年3月20日出生于河南南阳,原名作仁,后改为作宾,字彦堂,又作雁堂,别署平庐。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甲骨学家。

  1928年至1934年,董作宾主持了安阳殷墟第一次、第五次、第九次发掘,参加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六次、第七次发掘,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和夯土建筑基址等重要的遗迹和遗物。其间,他还参加了山东城子崖遗址的考古发掘,并调查临淄齐国故城和滕县滕国故城。

  董作宾学术涉猎广泛,知识渊博,在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古年代学、地理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尤其在甲骨学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1933年他发表著名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全面论证和丰富了甲骨文断代学说,确立“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十项甲骨文断代标准,并依此将甲骨文划分为五期,即第一期武丁及武丁以前(盘庚、小辛、小乙),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这种甲骨文断代和分期研究,80多年来行用不衰,被学术界奉为经典。

  1945年出版的《殷历谱》是用甲骨文资料探讨殷代的年历,对我国古年代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1948年主编了《殷墟文字甲编》,1948至1953年主编了《殷墟文字乙编》,共选录抗日战争前殷墟十五次发掘出土的甲骨13047片。他一生留下专著10多种,论文200余篇,现已编成《董作宾全集》甲、乙编共12册。

  鉴于董作宾对甲骨学的贡献,学界把他与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合称为“甲骨四堂”,是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宗师。

  郭宝钧(1893~1971)

  ◆主持发掘遗址:

  安阳殷墟

  辛村墓地等

  ◆代表作品:

  《山彪镇与琉璃阁》

  《浚县辛村》等

  1893年出生于河南南阳,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幼时入私塾读经史,曾与董作宾同窗。192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1928年以河南省教育厅代表的身份,参加在安阳殷墟进行的第一次发掘。1932年又任历史语言研究所驻河南古迹研究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后又兼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特约研究员。

  1928年至1936年,郭宝钧先后参加了安阳殷墟第一次、第四次、第五次考古发掘,主持了第八次、第十三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甲骨文和夯土建筑基址等重要遗迹和遗物。其间,1930年至1931年,他参加了山东城子崖遗址的考古发掘。1932年至1933年,他又主持浚县辛村西周时期卫国贵族墓地的考古发掘。1935年,郭宝钧主持发掘汲县山彪镇战国墓,又发掘辉县琉璃阁战国墓,并一直延续到1937年。1950年主持发掘安阳武官村大墓。其后,又参加了辉县固围村大墓和琉璃阁遗址、郑州二里岗遗址、洛阳东周城遗址和汉河南县城遗址的考古发掘,都有重要的考古发现。

  郭宝钧毕生从事商周时代的考古研究,较早地注意从考古资料出发,结合历史文献,深入考察两周时期的埋葬制度及礼器制度的发展变化,并首先提出“列鼎”问题;又对商周铜器群、青铜武器、车制和玉器的综合研究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出版了《山彪镇与琉璃阁》《浚县辛村》等大型考古报告专辑,另有《中国青铜器时代》《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等研究专著。还发表了《殷墟B区发掘记之一》《殷墟B区发掘记之二》《一九五〇年春殷墟发掘报告》《一九五二年秋季洛阳东郊发掘报告》等考古发掘报告。撰写过《戈戟余论》《古玉新铨》《殷周的青铜武器》等一批论文。

  此外,他还在北京大学讲授“商周青铜器”等考古专题课,并培养出邹衡、徐自强、郑光等多位很有学术成就的研究生。

  尹达(1906~1983)

  ◆参加发掘遗址:

  安阳殷墟、安阳后岗遗址等

  ◆代表作品:

  《中国原始社会》

  《中国新石器时代》等

  1906年10月17日出生于河南省滑县。原名刘燿,字照林,又名刘虚谷,1937年后化名为尹达。是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

  1932年从河南大学毕业后,到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1938年初奔赴延安,于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任北平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文物部部长,负责接收古都北平的若干文物单位。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1954年兼任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59年至1962年任考古研究所所长。1979年至1983年任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还曾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31年3月在河南大学学习期间,尹达即奉派参加安阳殷墟第四次考古发掘工作。其后一直到1935年,又参加了第五次和第八次到第十二次考古发掘,在小屯、后岗、侯家庄南地遗址和西北岗商王大墓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建筑基址和其他珍贵文物,尤其是协助梁思永在后岗发掘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殷商文化三叠层的文化堆积,在我国考古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1932年他又发掘浚县大店新石器时代遗址。1936年夏,他参与发掘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1942年,他在延安附近调查发现大砭沟龙山文化遗址。

  尹达在考古和历史研究上均有突出的成就。1937年所写《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之分析——论安特生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分期问题中的错误》一文,最早指出仰韶村遗址包含龙山和仰韶两种文化遗存,安特生所说的“仰韶文化”在内容上有所混淆,该文还对安特生创立并有相当影响的甘肃远古文化六期说提出了质疑。他在延安时曾参加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一书的编写工作。还出版了《中国原始社会》一书,在细致分析考古发掘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古代氏族制度发展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又曾主编过《历史研究》,参与主持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建馆工作,具体组织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一书的编写工作。还先后发表了《论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工作》《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问题》《新石器中时代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等论文,强调要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综合研究,并以高度的学术责任感,严肃认真对待田野工作,努力提高田野考古的技术水平。出版过《中国新石器时代》等学术专著。

  石璋如(1900~2004)

  ◆主持发掘遗址:

  安阳殷墟

  ◆代表作品:

  《殷墟建筑遗存》

  《殷墟墓葬》等

  1900年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

  石璋如的考古生涯一直与安阳殷墟发掘联系在一起。1931年尚未从河南大学毕业时,他就以实习生的身份参加安阳殷墟的第四次发掘,其后又连续参加第五次到第十五次的发掘,直到1937年因日军侵华发掘工作被迫停止。其中,第十三、十四次发掘,他已成为主持者之一,第十五次发掘则完全由他主持。可以说在老一代参加殷墟发掘的考古学家中,他参加次数最多,时间最长。其后,他一直参与保护殷墟发掘所获得的珍贵文物和科学资料。抗日战争中,辗转万里进行撤退迁移,从南京到长沙,再到昆明,最后到达四川南溪李庄。在极为艰苦恶劣的条件下,还坚持进行殷墟发掘资料的整理和研究。

  石璋如著述甚丰,自1933年以来,在《安阳发掘报告》《中国考古学报》《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和其他一些学刊上发表了一大批有关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报告和研究论文,如《第七次殷墟发掘:E区工作报告》《小屯后五次发掘的重要发现》《河南安阳后岗的殷墓》《殷墟最近之重要发现附论小屯地层》《说车器》《殷代车的研究》《殷车复原说明》等。还出版了9部共12本安阳殷墟建筑墓葬、甲骨坑的考古发掘报告专辑。另有《殷墟建筑遗存》《殷墟墓葬》《考古年表》《中国的远古文化》等专著。

  晚年的石璋如对安阳殷墟,对故乡河南偃师,对母校河南大学非常怀念。1976年他在台北组织了校友会。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安阳市人民政府、安阳师范专科学校联合在安阳举办“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他委托出席会议的台湾学者带来讲话录音。以浓厚的河南乡音祝大会成功召开,高度评价甲骨文发现与殷墟发掘的重大意义,盛赞殷墟发掘和甲骨学研究的丰硕成果。

  徐旭生(1888~1976)

  ◆主持发掘遗址:

  宝鸡斗鸡台遗址

  偃师二里头遗址

  ◆代表作品: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等

  1888年12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原名炳昶,后来以字行,笔名虚生。他以毕生精力从事历史传说的研究及夏文化的探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教育家。

  1906至1911年考入译学馆学习法语。1913至1919年春,公费留学法国,在巴黎大学学哲学。1919年夏回国后,在开封第一师范学校及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教课。1921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26年秋任北京大学教务长。1931年任北师大校长。1932年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编辑,后改为研究员。1937年,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改为史学研究所,徐旭生任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并当选为河南省一届、二届、三届人大代表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他以七旬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徐旭生带领中外专家,考察我国西北地区细石器遗址、新石器遗址、古城址、恐龙化石产地及当地的一些民情风俗。1933至1934年,他一直主持宝鸡斗鸡台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又在渭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1959年,他首先提出探索夏文化问题,并亲自到河南登封、禹县、偃师、巩县等地,调查“夏墟”。他每日步行20多公里,这种历经辛苦,为科学事业献身,老而弥笃,感人至深。他调查了偃师二里头遗址、登封告成八方间遗址及石羊关遗址、禹县阎寨遗址和谷水河遗址。这是探索夏文化的一次重要考古实践。尤其是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是在真正科学意义上探索夏文化的开始,为探索夏文化铺就了奠基石。与此同时,他又在北京大学讲授“古史传说与夏文化”的考古专题课。

  徐旭生于1943年出版《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这是一部对中国上古史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术专著,是中国第一本研究古史传说的重要著作。

  他十分关心故乡河南的文物考古工作,1956年11月30日的《河南日报》发表了《谈郑州市的考古问题》一文。关于夏文化的研究和探索,他在《新建设》1957年第7期上发表《禹治洪水考》,在《新建设》1960年第3期上发表《略谈研究夏文化的问题》;在《考古》1959年第11期上发表的《一九五九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特别强调了探索夏文化必须与考古调查和发掘相结合,强调了河南龙山文化对探索夏文化的重要性。

  安金槐(1921~2001)

  ◆主持发掘遗址:

  郑州商城遗址

  登封王城岗遗址等

  ◆代表作品:

  《郑州二里冈》

  《郑州商城》等

  1921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登封县,2001年7月5日在郑州逝世,享年81岁。安金槐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文博战线的一面旗帜。

  194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1949年参加工作,1950年调到河南省文物考古部门工作。安金槐于1952年参加了全国第一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此后,他长期担任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副队长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研究员,并任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名誉会长,河南文物考古专家组组长等职。1996年,又被国家科委聘为全国“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成员,担任商前期年代学研究课题组组长。

  安金槐在其50余年的考古生涯中,以严谨、求实的学风,在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和考古与历史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对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进步,对河南省文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曾先后主持发掘了郑州商城、郑韩故城、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密县打虎亭汉墓等数十处大型古遗址及墓葬。1954年他编写《郑州二里冈》时,就提出郑州有可能是商王仲丁的隞都。1961年,他发表了《试论郑州商代城址——隞都》的论文。1960年发表《谈谈郑州商代瓷器的几个问题》的论文,将中国瓷器起源的历史由东汉提早了1500余年,引起国内、外文物考古学界和陶瓷学界的关注。1978年发表的《对于我国瓷器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进一步阐述了原始瓷器起源于商代的观点,他的这一观点被1981年出版的《中国古陶瓷史》所采用,为中国陶瓷发展史的研究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20世纪70年代中期,安金槐主持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发现一座龙山文化的古城址,他结合文献记载和前人考证,提出了该城址为夏代禹都阳城的观点。出版于1992年的《登封王城岗与阳城》考古报告被评为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考古成果鼓励奖。

  安金槐在登封双庙沟遗址的发掘中,最早发现了河南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在下王岗遗址的试掘中首次发现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地层叠压关系,为豫西南考古学编年史的确立树立了标尺。此外,他在河南两周、秦汉以及魏晋、隋唐考古的发掘与研究中都有重大建树。

  安金槐主编和参与主编的专著有《郑州二里冈》《巩县石窟寺》《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密县打虎亭汉墓》《中国考古》《中国陶瓷史》《郑州商城》等十余部;发表的考古报告、简报、论文130余篇,总字数在500万字以上。

  安金槐几十年如一日,为文物考古事业贡献出毕生精力和才智。1999年,在祝贺安金槐从事考工作50年暨《安金槐考古文集》的首发式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贺词为“新中国河南考古第一人”,这是对安金槐考古业绩的最好评价。

  许顺湛(1928~2017)

  ◆代表作品:

  《中原远古文化》

  《黄河文明的曙光》等

  1928年1月出生,山西省芮城县人。著名考古学家、全国劳动模范。

  1949年参加工作,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冬天至1993年,先后在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任副队长、队长,在河南省博物馆任副馆长、馆长、名誉馆长、研究员。1956年,发表《对〈夏代商代的奴隶制〉一文的意见》的学术论文,被《历史研究》采用,又被《历史研究论丛》转载,同年作为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的代表,参加了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1959年,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天安门观礼。1960年被推选为全国群英会代表。20世纪80年代开始任河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历届委员,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历届委员、顾问,曾任河南省第六届、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河南省博物馆学会、郑州古都学会顾问,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名誉会长、黄河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

  许顺湛一生致力于考古及史学研究和博物馆管理工作,在文博事业上辛勤耕耘了50余年。他学风严谨,并且笔耕不辍,著述颇丰。

  主要著作有:《灿烂的郑州商代文化》、《商代社会经济基础初探》、《邓县彩色画像砖墓》(合作)、《河南出土空心砖拓片集》(合作)、《中国奴隶社会》、《中原远古文化》、《黄河文明的曙光》、《许顺湛考古论集》、《五帝时代研究》,主编《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等。其中《中原远古文化》被著名考古学家邹衡称为“第一本中原远古文化史”。

  许顺湛是仰韶文化父系说的最早提出者。上世纪60年代,仰韶文化母系说盛行,但是许顺湛在结合当时考古资料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仰韶文化父系说。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间不断完善,最终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其他主要学术观点还有:夏代前有个联邦制王朝、中国最早的两京制——郑亳与西亳、五帝时代是中国文明的初级阶段、黄帝时代是中国文明的源头等。他提出了文明起源的五条标准,即农业生产社会化、手工业专门化、脑力劳动阶层化、部落酋邦化和礼制规范化为探索古代文明起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推动了文明起源研究。

  蒋若是(1921~1994)

  ◆主持发掘遗址:

  洛阳烧沟汉墓

  洛阳中州路东工段等

  ◆代表作品:

  《洛阳烧沟汉墓》

  《中国钱币大辞典·秦汉编》等

  中共党员,安徽省萧县人。著名考古学家、洛阳文物考古事业的奠基人。

  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10月肄业于山东齐鲁大学,1950年任齐鲁大学文史系助教。1952年进入全国第一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学习。1953年支援洛阳建设调入洛阳,从事文物考古工作。曾任洛阳市文化局副局长、文管会副主任,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馆员;兼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博物馆学会顾问、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学术委员、洛阳市人民政府咨询组成员等职。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一直从事文物考古事业,为保护洛阳的文物资源、为培养洛阳文博事业人才、为提高洛阳的知名度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参加或主持洛阳烧沟汉墓、洛阳中州路东工段、洛阳西晋墓、洛阳涧西区孙旗屯遗址的田野考古发掘,对洛阳的田野考古、文物管理和博物馆工作作出重要贡献。1957年,以洛阳市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展开展为契机,他积极筹建洛阳博物馆。1958年5月1日,洛阳博物馆正式开馆。蒋若是倡议建设全国首家专题性古墓博物馆,即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前身——洛阳古墓博物馆。

  蒋若是勤奋刻苦、严谨求实,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导史学研究。在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古钱币学等方面造诣颇深、著述丰厚。他的专著《洛阳烧沟汉墓》长期作为大学考古专业的秦汉考古教材和文物考古界汉墓分期断代的主要依据,被中外考古学界称之为“中国汉墓编年学研究的第一部著作”,该书成果作为研究汉代文物断代的标尺,为中国考古学界广泛引用。他的《洛阳晋墓的发掘》,“第一次从考古学上揭示了短暂的西晋时期物质文化面貌,对魏晋时期考古研究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他的《垓下方位新探》以求实存真的严肃态度,“一扫过去之谬”,在史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称“此举在历史地理学上立了一功”。他的《春秋崤之战地考实》等论文也同样被史学界所重视,“在方向与方法上,都起到了示范作用”。他的《洛阳在中国古都中的历史地位》,“洋洋数万言,详述了洛阳的历史及其重要地位。”

  他将考古学方法应用于古钱币研究领域,主编《中国钱币大辞典·秦汉编》,又出版《秦汉钱币研究》一书,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力。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