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四五”】石惠民:为南水北调沿线百姓多送水、送好水

2021-01-19 21:36:47 来源: 映象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编者按:刚交答卷,再起宏图。“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值2021年河南两会召开之际,河南广播电视台映象网特推出“我的十四五”系列报道,从河南榜样人物着眼,听听他们与“十三五”的故事,讲述他们“十四五”的目标,为河南奋勇发展鼓舞士气。

映象网记者 阮海峰 文/图

【人物名片】

石惠民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南分局副局长,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优秀共产党员、南水北调先进工作者、杰出人物。

矢志不渝,方可行稳致远;深耕细作,便能信手拈来。对石惠民来说,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平稳运行,给沿线群众送好水是他从事南水北调工作的初心和使命。

因此,在一个个关键节点,一道道险要难关面前,他勇于担当,足履实地,奋勇争先,攻坚克难,如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全力保障中线工程供水安全。

【我的“十三五”】 不仅提升居民用水品质 更为沿线广大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南水北调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自通水以来,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受水区的供水格局,改善了沿线生态环境,提高了大中城市供水保障率,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水支撑。

石惠民告诉映象网记者,通水六年来,我们累计向北方供水338亿立方米,其中向河南供水118亿立方米, 包括生态补水15亿立方米,累计给河南供水的量相当于840个西湖,工程已安全平稳运行2227天。

“咱们河南省也是缺水省份,人均水资源量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5。”石惠民坦言,南水北调工程工程不仅缓解了我省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提升了居民用水品质,更为干渠沿线的广大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去年5月份,当石惠民带领同事在新乡卫辉段一起检查退水闸给香泉河生态补水的情况时,附近农田正在忙碌的村民放下了手中的农活,纷纷围拢上来,七嘴八舌地说:“南水北调的水太好了,我们村里的水井、地里的水井、都干枯了好多年了,现在南水北调放水后,井里又都有水了,特方便,水特好,打上来都能喝,都是甜的。”石惠民回忆。

映象网记者了解到,截止2020年12月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向河南辖区累计供水118亿立方米,其中生态补水15亿立方米。河南沿线群众不仅生活用上了优质的“南水”,而且沿线城市的沿渠公园、交叉河道的生态水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随着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推进,“南水”将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极大地提升百姓的生活幸福感。

前不久,焦作市南水北调配套水厂建设的最后一个节点——府城水厂牧野加压泵站成功并网运行,这标志着焦作市中心城区近百万市民全部用上南水北调水,从此不再饮用水质硬度偏高、水垢偏多的地下水。

其实,这些都只是一个缩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供水量持续增长,水质稳定达标,已经成为沿线城市供水的生命线,并由原设计的补充水源成为沿线城市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不仅给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基础保障,其带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更是远超预期。

前一段时间,石惠民在总干渠工程检查时,就时常碰到的几十只几十只的大群野鸭在南水北调水中游弋,在新郑段还看到了2只非常漂亮的鸳鸯。在中原地区,野生的鸭和鸳鸯是非常少见,南水北调通水后,总干渠沿线开始陆续出现,前几年是几只几只的小群,且看到人就飞走了,这两年开始出现几十只几十只的大群,且看到人也不再飞走。

“当你站在渠边,看到一渠碧水和大群的野鸭、鸳鸯自由自在的游弋,那画面,那场景,南水北调给我们的环境和生态确实带来的巨大改善,还是让人内心非常感动的。”石惠民回忆道。

“为持续发挥南水北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在河南段,我们有4座水质自动监测站、16个水质监测断面,实时监测总干渠水质情况,且有相应的应急处置规程,若有意外发生,可以立即响应及时解决问题。”石惠民介绍,对于水体藻类生长的问题,我们通过智能拦藻装置、边坡除藻装置这些物理手段将它们“拒之门外”,也会通过“以渔净水”等生物防治手段“治标又治本”,通过努力,我们的水质已经达到了I类水质,给沿线地区输送的是优质、放心的水源。

工程安全运行是保障,精准调度是关键。石惠民说,中线工程作为重要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正是有了精准调度,我们才可以将每一升南水送进千家万户。我们全线共设有总调度中心1个,备调度中心1个,分调度中心5个,中控室44个。总调度中心位于北京,是全线的监控中心、输水调度中心、应急会商中心,是全线的“大脑”。总调度中心通过自动化设备,远程控制全线各节制闸和分水口门,实施统一调度、集中控制、分级管理,稳定地将水源分配至沿线各地。

“未来,我们将全面推进‘智慧中线’总体发展战略,将构建中线工程人、物、IT和信息的互联互通互用,实现调度和管理业务双轮驱动的创新发展模式。”石惠民表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也将继续努力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上,润泽中原大地,也希望大家有空走进南水北调参观体验。

【我和“十四五”】 “多送水、送好水、送I类水”

谈到接下来的小目标,他笑着说,作为南水北调人,我们的目标一直从未改变,那就是多送水、送好水、送I类水。

“可以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推动整个受水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沿线水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石惠民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受水区域河湖水量明显增加,生物种群数量和多样性恢复明显,极大地改善了沿线部分河流、湖泊的生态环境。

“近两年有了水,现在能看见小鱼小虾了,野鸭子也来了,甚至还有鸳鸯和灰鹤的身影,吸引了不少鸟类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纷纷来到打卡拍照,近距离感受生态环境的改变。”石惠民说。

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次努力的坚持。在守护一渠清水蜿蜒北上的路上,石惠民一直以高标准、严要求去对标工作,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全力保障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安全。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