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研究共纳入国际生物样本库中约28万名没有心血管病史的受试者。在长达10年的随访观察后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经常或持续夜生活和工作人群发生房颤、冠心病的风险最高,分别增加了12%和22%。科研人员同时发现,对于未达到理想体育活动量的人而言,终身夜工作的持续时间和频率也均与显著增加的房颤风险有关,在达到理想体育活动量的人群中该风险得到缓解。研究团队推测,理想的体育锻炼目标(每周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或高强度运动75分钟)可降低夜生活和工作对房颤风险的影响。
科研人员在进行了基因遗传风险评估后还发现,无论是低、中房颤基因风险人群,还是高房颤基因风险人群,长时间、高频率的夜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显著提高的房颤发生率。这一结果表明,在所有人群中,对夜生活和工作的管理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陆颖理教授指出,目前临床对心血管疾病主要在二、三级预防上,该研究发掘的房颤新危险因素,将有力填补房颤一级预防这一空白,并引导社会更多地关注人们日常的生活作息。(记者胡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