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是成人的缩小版,有一些症状、体征和化验指标与成人不同,可能并不是病理状态,因此不需要处理和治疗。家长们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就不会担忧了。下面就具体介绍宝宝常见的几种生理现象。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因为胆红素的代谢不同于成人。如胆红素生成过多,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不足,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等,约85%的足月儿及绝大多数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均会出现暂时性胆红素增高,大多数为生理性的。
生理性黄疸特点:孩子一般情况好。足月儿生后2至3天出现黄疸,4至5天达高峰,5至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至5天出现,5至7天达高峰,7至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三四周。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或每小时<8.5umol/L。
小提示:生理性黄疸始终是排除性诊断,判定其是“生理”还是“病理”的血清胆红素指标,可参考美国Bhutani等制作的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或AAP推荐的光疗参考曲线作为诊断或者干预标准参考。
生理性体重下降
刚出生的宝宝生后最初几天入量少,加之呼吸、皮肤蒸发水分和排出大小便,体内水分丢失较多,体重下降,出生后2至4天时体重可下降6%至9%,最多不超过10%,称生理性体重下降。只要喂养得当,生理性体重下降可很快补偿,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早产儿体重恢复的速度较足月儿慢。
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六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近年来发现此类腹泻可能为乳糖不耐受的一种特殊类型,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生理性贫血
由于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等因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到2至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左右,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而“生理性贫血”呈自限性,不需要药物治疗。待三个月以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又缓慢增加,于12岁时达成人水平。
知识链接:我国小儿血液会议(1989年)建议:血红蛋白在新生儿期<145g/L,1至4个月时<90g/L,4至6个月时<100g/L为贫血。宝宝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以上几种情况均是生理现象,家长们掌握了这些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文/王会娟吴珺(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