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宜兵介绍,缺血性结肠炎是结肠缺血引起的一种疾病,即由于某些原因引起某一段结肠组织供血不足,导致该段肠壁损伤或坏死。我国90%的缺血性肠炎患者为超过60岁群体。这些患者常常伴发一些基础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疾病症状主要为突发性腹痛、腹泻和便血三联征,其他症状有胃口差、恶心、呕吐、低热等。
其他疾病引起的便血,一般需要立即止血治疗;但缺血性肠炎的治疗则相反,主要的治疗措施为改善循环,应用血管扩张药物。病程早期,由于肠黏膜损伤程度较重,患者常须禁食3-5天。
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患者可进食清淡易消化、少油脂的低盐、流质、半流、软食等饮食,进食速度宜慢,温度适宜,不吃生冷、过硬、辛辣食物。平常需注意规律的生活起居,避免烟酒,多吃蔬菜、水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尽量避免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品。此外,还应适度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室内外运动。(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