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以1945年到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的“特殊解放区”大连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高大霞和留苏青年傅家庄等人,为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投身到残酷的对敌斗争中的故事。乍看之下,《霞光》和以往的革命历史题材剧并无二致,但其幽默诙谐的轻喜剧叙事方式,是佟丽娅接演这部作品的重要原因,“这是一部反套路、喜剧结构的年代戏,相比类似题材的作品,它着重刻画平凡小人物对党的热爱和忠诚,普通且鲜活,生动地展示了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惊险又有趣的故事。”
《霞光》用喜剧的外壳包裹着正剧的内核,同时辅以寻常的生活点滴与细致入微的情感描摹。佟丽娅说,“它给我最大的新鲜感就在于里面的人物都非常接地气。”剧中的高大霞,全无大女主的传奇与神勇,反而集“彪”“愣”“痴”于一身,还“恨嫁”。她总把功绩挂在嘴上,甚至一度爱上了演讲,到处作报告;虽然人物有着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但在生活中,却又时常显出莽撞冲动的一面。正是这些细碎的“不完美”,拼凑出了高大霞的生动与鲜活。
“她非常立体,这主要是源于她的群众特性,既有‘老革命’该有的机警,面对敌人有自己的判断,也会在生活中偶尔迷糊,是一个读书不多但有自己小智慧的人。”在佟丽娅看来,高大霞如同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邻家女孩,“她其实是剧里的‘气氛担当’,从不气馁、从不抱怨,对革命事业充满热情,一直在积极地做力所能及的事。而且她记忆力特别好,就像一颗‘定心丸’,让队友们放心信任。”
观众眼中的佟丽娅柔美知性,似乎与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的高大霞并无相似之处,但在佟丽娅看来,高大霞的直率爽朗与自己不谋而合。“她胆大心细,愿意尝试,不拘小节,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寻找解决方法这些特点和我本人还挺像的。”
在《霞光》导演毛卫宁心中,佟丽娅是高大霞一角的不二人选。“当时接到这个剧本,脑海里跳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佟丽娅。拍完《平凡的世界》后,我们虽没再合作,但会经常见面经常接触,我能感觉到她身上那种少数民族的爽朗劲儿,像男孩子的性格,很接近高大霞,所以我就非常希望她能来尝试一下。”在开拍前,毛卫宁就角色和佟丽娅进行了多次讨论,他要求佟丽娅丢掉一切的“偶像包袱”,以外放的、富有张力的行事风格,去诠释高大霞的轴、愣、直、虎。“这种塑造是要去突破自己的,我觉得佟丽娅做到了。”本报记者 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