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与陈思诚的友情从《士兵突击》延续到“唐探”系列。
《大闹天竺》后,王宝强一直希望在导演领域再做出点成绩。
这几年,王宝强的电影作品不再像以前那么频繁,《唐人街探案》里的唐仁已经成为陪伴他最长的角色。
谈及出道以来的变化,他说自己这些年真的长大了。“无论是拍戏还是生活中,都越来越有责任感。我长大了,不再是孩子,也不再幼稚。就像你现在让我去拍《盲井》,我已经演不了了,少年感已过,不再是那个时候了。但我现在这个年龄可以塑造更多不同的角色。”
尽管在他身上发生了很多事,但他说自己唯一能肯定的是,没有忘记初心,他从没改变过最初的梦想。
“我不是一个会被别人的言语或者看法限制的人,不会让人牵着走。我也希望别人都说我好,但我管不了,什么人什么心态都有,重要的是自己能够消化,相信未来一定是好的。”
A 友情
就像一面镜子,性格相辅相成
陈思诚曾说,“《唐人街探案》是我写给王宝强的一封情书。”虽然推迟了一年,但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唐人街探案3》仍是这个春节档预售票房最火爆的电影。在整个系列连剧本还没有的时候,陈思诚就将其脑海中的想法告诉了王宝强,“他说,兄弟,我想给你量身定制一个角色,因为我最懂你。”这个“最懂你”,王宝强十分赞同:“我一听,真的觉得很独特,光唐仁这个名字就觉得很有文化的感觉。剧本出来后,我一口气看完,又笑又哭又紧张,我心想兄弟真是懂我,因为没人想到王宝强还有这一面,一看这个角色就是给我写的。”
陈思诚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叫《法官妈妈》,那时候王宝强在片中做群演,“对‘陈思诚’这个名字有点印象”;陈思诚也看过电影《盲井》,对王宝强的表演印象深刻。2004年,两人在电视剧《红旗渠的儿女们》中首次合作,陈思诚回忆:“我记得,在太行山那个招待所,一进屋我就看到他在收拾东西,然后我一声大叫‘王宝强’,他也叫出了我的名字,虽然我们并不认识,但都能叫出对方的名字。后来我带他去吃饭,他还给我们表演武术。”
合作《唐人街探案》时,距离两人被观众熟知的那部电视剧《士兵突击》开播已经过去九年,因为该剧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就像一面镜子,性格相辅相成。在片场也走得最近,聊得最多。”陈思诚说,从电视剧里相识到携手合作“唐探”,这些年大家都没变。“这么多年我们都在一起,互帮互助,互相鼓励,得意不忘形,不顺的时候也不灰心,所以我们才这么优秀(笑)。”王宝强说。
B 唐仁
穿上戏服,分不清自己和角色
在王宝强心中,唐仁是一个很戏剧性的角色。他操着一口广东味十足的普通话,大金牙、大卷发,穿着打扮极其浮夸,思维跳跃。最初,要刻画这个夸张的角色对他来说不是没有压力,“因为这和我以前的表演方法不一样,我也知道第一部中的唐仁让观众有不适应感,因为王宝强已经不是新人了,观众对以前的作品印象深刻,突然冒出这么一个夸张的,会觉得这不是他们想看到的王宝强,所以很多人都带着质疑的心来看我做这件事情。”
尽管有压力,但他并不想错过“唐仁”,“他是生活的强者,永远不会被打倒,即使遇上失败,依旧有激情、有热情”,这点对王宝强有足够的吸引,但他并不是银幕前观众看到的那么“放得开”:“其实,很多场戏我是极其排斥的,甚至接受不了的,比如男扮女装穿着护士服在医院招摇过市、裸奔什么的,像我这种练武之人,其实性格有内向、封闭的一面,我真的做不来。但后来我想通了一点,我是唐仁就该这样,厚脸皮、不顾一切、叽叽喳喳的,当我成了他就顺畅了。”
五年拍了三部,唐仁也是陪伴王宝强最久的角色,陈思诚评价他这次已没有演的痕迹,片场也不用再讲戏探讨人物了。“他说他分不清楚是我还是唐仁,连我自己都分不清,只要穿上戏服,你不就是角色了嘛,习惯了的角色,习惯了的说话方式。”王宝强说。
C 表演
每种类型的角色,都没有做到极致
王宝强对表演的自信,是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尽管之前拿下台湾金马奖最佳新人的《盲井》让他一举成名,但彼时他并没学过表演,也不知道该如何表演。那时的他内心脆弱,爱面子,想了想反正是导演找他来演,演砸了也不用太较真。但让他诧异的是,包括在拍《天下无贼》时,每次他演完导演总是一阵夸,但他不知道是真好还是假好。
直到出演《士兵突击》,600多场戏的许三多,让他绷紧了神经,因为军事类台词不能有半点疏漏,他每晚死记台词。“我越来越了解自己,不再怀疑。每拍一部戏我会把前面的角色全部忘掉,而对于新的角色,不说有多么了解他,就带着一种似清非清的感觉去演,效果反而自然。”无论是电影《Hello!树先生》里抽着烟表情销魂的修车工,还是《人在囧途》里那个为了过安检一口气喝光桶装牛奶的讨债工,角色深入人心的同时,却让外界对他有了刻板印象,提起王宝强,就会想到“他是来搞笑的”。
“很多人觉得这个角色到顶了,但我永远不这么想。有人说我昙花一现,导演用一次就不能再用了,还说我一辈子只能演傻根,但我之后的角色都是有差异有变化的。我很清楚,文艺片、喜剧片、动作片,每个类型的角色我都没有做到极致。而且我并不认为自己会被某种角色固定住,拍完以后我会跳到另外一种状态中,去寻找另一个角色。”
D 苦难
少林寺的岁月,不是噩梦而是美好
自出道以来,王宝强就和喜剧标签紧紧捆绑,很多人把他精彩的表演概括为本色出演,很难看到他对角色的思考和苦练的真功夫。“我最早的梦想是做功夫明星,后来演了喜剧,拍《一个人的武林》我就很激动,因为圆了我的功夫梦。”受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影响,八岁时王宝强独自前往嵩山少林寺,成了一名俗家弟子,每天长时间枯燥无味的训练,还有稍不用心就会落在身上的长棍。
“那个时候真的很苦,但我特感谢曾经的这段经历,因为我真的是从最底层,一点点爬上来的,到今天,我了解每个阶层的人的心理、状态和想法。”14岁那年,王宝强成为北漂大军的一员,每天坐在北影厂门外等着那个机会,结果,因为个子矮饱受歧视,生活拮据到过年连饺子都吃不上。他习惯将自己吃的苦浓缩在几句话里,也从不会炫耀夸大自己有多强大,他说现在经常会梦到在少林寺的日子,“不是噩梦,而是美好,没有以前教会我的吃苦耐劳和坚韧,我走不到今天,可能你们表面上看挺惨,但我在里面很自在,也让我现在变得越来越乐观,我的成名不是一两天实现的,都是这么多年大家陪着我走过来的。”
E 心态
总想着过去,就是和自己过不去
这些年,王宝强的事业一路走高,2017年,他首次执导的电影《大闹天竺》进军春节档,虽然票房不差,但口碑惨淡,没有达到他最终的目标。对于质疑和批评,他有着一种近乎执拗的乐观,还大大方方地去现场领了金扫帚最令人失望导演奖,“知道这不是一个特别光彩的奖项,但它可以鞭策我进步。”他说,就算到现在依然觉得这是件好事:“做导演万事开头难,不做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曾经的失败对我有很大帮助。”他坦言,在电影方面他还有更多创造机会的可能,也因为自己不是科班出身,要比别人付出十倍努力。
2014年,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王宝强曾说,“很多事情没有对错,都是自己的选择”,如今他依然这么想,“到现在,我都不认识后悔两个字,很多事过去就过去了,如果老想过去,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我永远都是往前看的。”这些年,他一直生活在舆论旋涡里,他说练成不被外界左右的心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你改变不了别人怎么说你,你唯一能不被改变的就是初心,就是我最初的梦想,做个好演员,真正懂得生活和幸福的人,不断寻找精神上的满足,观众记住你就能给你带来成就感。如果每天都想着无聊的人,烦心的事,怨恨挂在心头,还有什么意思呢?”
新鲜问答
新京报:执导了《大闹天竺》后感觉你就在做《唐探》这一件事情?
王宝强:确实这几年我的工作量没那么多,也是有意让自己静下来,多沉淀一下,多一些学习。因为到了这个阶段,不是靠作品产量去拼,而是要把质量做出来。
新京报:不少人期盼你的新电影项目,还想做导演吗?
王宝强:我一直都在准备,是个剧情片,内容就先不透露了。这些年也在和思诚学习,我希望在导演上能做些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
新京报:从最底层的龙套到现在,诱惑很多,如何做到处变不惊?
王宝强:其实这是很难跟人表达的,最重要就是自己要想得开,人的心态和思想精神要流通,转着转着不动了,就是事。只要今天比昨天过得好就是希望,所以万事不能为难自己,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健康的话你有100个梦想;不健康的话就只有一个梦想——身体健康,是不是这个道理?时间也很重要,要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成长,去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新京报:感觉这几年你的心态成熟了很多?
王宝强:反正我这个人是这样,我出道早,经历的事也比较多,自然而然就会有比较成熟的想法。很多坎儿如果你钻牛角尖,就过不去了,是真的很恐怖的。生活是要靠智慧的,再大的事也别往心里去,你要知道自己心里种的是太阳,你到哪都是光明的,总会是好的。我觉得成功有两种,一种是表面上的成功,还有一种是去努力获得一些东西,尽管没有结果,但内心被锤炼出来了。人生就是不断体验,快乐、痛苦、成就、失落,其实都会有收获的。
新京报:很多艺人似乎都面临着难以兼顾工作和生活的烦恼,今后你还会把更多时间分给生活吗?
王宝强:就像大家说的为什么我这两年的作品少了,因为我还有很多事,有很多生活上的事要做,之前母亲生病,我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他们含辛茹苦把你抚养长大,你难道不该多去陪家人照顾他们吗?很多人说我的工作性质没办法去兼顾,我觉得没什么是没办法的,时间上一定要好好分配。
新京报:因为你的职业备受外界关注和讨论,会在乎舆论和评论吗?
王宝强:每一个人都会面临家庭、生活的困扰,但主要还是在于你自己。心态好了就不会怨天尤人,成也是你,败也是你,别人说是吓唬别人的,也不用羡慕谁、嫉妒谁,谁有好的就多学习人家的优点。你来到这个世上什么都没有,你走的时候也带不走什么,重点是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留下点什么?
采写/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人物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