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商医疗队集结
□记者 刘志松 通讯员 黄洪勇 李静
8月23日,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援商医疗队29名队员向医疗队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援商抗疫以来,医疗队党支部红色战斗堡垒不断蓄能发力,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特殊时期进一步凸显的结果。
8月16日下午6时,接上级通知,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援商医疗队火速集结。仅用30分钟,40名医务人员报名完毕。
“我宣布,援商医疗队成立临时党支部。严芳为党支部书记,李静为宣传委员,吕利朋为组织委员。”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宋景贵面显不舍地对即将出征的援商医疗队提出组织要求。其实,早在队伍集结前,宋景贵就反复交代,“整队时,让党员站在出征队伍前排。”
最重任务,党员先上
8月17日,队员们到达商丘已是凌晨3点。经过简单休整,一大早便投入到了病房的工作中。40名队员分成5个小组,各组队员穿上防护服需要连续工作6小时。
“我是一名党员,有抗疫经验,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这是医疗队第四组组长李静坚定的话语。
在入驻商丘市立医院第一天,医疗队第四组勇挑重担,主动担负起了整个医疗队工作量最大、也是最为艰辛的肿瘤三科医护任务。
肿瘤三科一共有患者17人,其中危重症4人,生活不能自理7人。隔离病区没有陪护,没有清洁员。第四组8名队员除了各项操作外,还要照顾不能自理的患者:更换尿垫,擦洗、翻身、扣背、分发饭菜水果、拖地、打扫卫生、消杀等等,这些都是她们每天的日常工作。
李静上班第一天就参与了一名危重患者大抢救。上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吸痰、输血、液体输液泵操作、各种留置管路护理,一个抢救过程下来,整个防护服里面全是水。脱下防护服,倒出靴筒里的水后,李静戏称“明显轻了两斤”。这并不夸大,每一位穿过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经过高强度的作业之后,大量体液排出,体重都会明显减轻。所以队员们在脱下防护服后,最渴望的就是能喝下两瓶水。
第四组队员周鑫、孔令钰、李晓静这三名小姑娘看起来文文弱弱,干起活来却干脆利索。她们三个是病房的消杀护士,除了负责清洁消毒病房、走廊、卫生间、开水间之外,还要负责收集所有工作人员换下来的防护服,她们是全病区每班次最后一个脱隔离服离开病区的人。面对困难,她们说:“看到党员不一样的坚定,我们也要加入党组织!”
团队核心,党员引领
作为一名党员,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严芳担负着整个医疗队的领队工作。
从8月17日的凌晨1时30分抵达商丘后,严芳与商丘市立医院的工作人员对接,安排队员住宿后,顾不上休息,第二天一早就带领团队接管病区工作。
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事无巨细,默默操劳。严芳心疼每一位医疗队员,从早上6点起床,接送每一组队员上下班,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3点多才能睡觉,每天只能睡2个多小时。目的是每天要和每个队员见一面,了解一下工作情况、身体状况,有没有困难需要帮助。
“护理肿瘤患者动作要轻要柔,更要有耐心,除了疾病护理,更要把我们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患者身上。患者在经历了肿瘤疾病、疫情隔离双重的压力之下,心理防线是脆弱的,难免会有焦虑、抑郁的情绪存在,我们要多倾听、多陪伴、多抚慰,充分运用我们的专业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心理干预。”严芳在送队员的车上,反复指导队员开展心理干预工作。
“严主任每天接送我们,像极了一位在幼儿园门口等候孩子的妈妈。”90后队员暖暖地说,“她心疼我们每一位队员,担心我们一天工作之后体力消耗过大,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可我们同样也心疼她啊!”
每天凌晨,昏暗灯光下那个瘦弱的身影,给队员们带来了莫大的温暖与鼓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作为医疗队的“领头羊”,严芳成了整个团队的主心骨和家庭港湾。
300多公里,组织关爱零距离
“要给我们队员最好的防护,最好的后勤保障。”8月19日,医院第二批物资紧急抵达商丘,第一时间给援助队员们送来了医院的关怀与问候。
为让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心无旁骛地阻击疫情,支援物资从防护服到N95口罩,从手消到指甲剪,从袜子到纸尿裤,从火腿肠到方便面……队员们想到想不到的物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党委统统给安排上了。
“我这还有几个内衣,有需要的队员请@我。”
“需要护理用品的女队员,请私信我。”
“用品我会分发到大家门口的圆桌上,请及时领取。”
医疗队后勤服务总管、党员王存正积极协调解决着队员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想尽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队员们结束一天疲惫的工作,回到宾馆单间隔离,不能外出,王存正总是不停地忙碌奔波,把一切所需物品放在每一位队员的桌上。
“队员们早点休息,有需要了打电话,我就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不用回复了!好好休息。”一句句叮咛与祝愿,让队员们心里暖暖的。虽然身处异地,但医院这个大家庭时刻牵挂着队员们,让队员们感受到了来自医院家人般的关心与关爱。
责任编辑: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