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牧野区共产主义大桥救援现场
身着志愿者服饰的杨先生就是这些志愿者的一分子,借着停止搜救休息的空当,记者与他聊起这次救援的事情。
他说他是湖北红十字会的志愿者,看到河南的暴雨后,想到自己能熟练操作摩托皮划艇,就带上两条摩托皮划艇义无返顾地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当中。在郑州,他参与营救两天,随后又转至灾情更重的新乡市。
“这里的洪水远比郑州要大得多,洪水多数已经淹没了村民一楼的大门,足有两米多深。”杨先生指着牧野区寺庄顶村说,他已经在这儿连续作战整3天,村民多在二楼等候营救,共营救出30多位村民。
采访当中,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家3口生活在武汉,孩子6岁多了,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当记者问起他的名字时,他笑着问:“你们是在采访我吗?”
“我不能给你说我的名字,我父母会担心我的。”杨先生说,他志愿来河南参与搜救工作,除了爱人外,没有人知道他出去做什么事了,孩子仅知道爸爸出差,父母和岳母更不清楚他去了哪里,“你们一报道,视频到处都有,我父母会看到的”。
“谢谢你们,你们也很辛苦,我就是一个志愿者!”杨先生笑着和记者说再见。
志愿者、救援人员正在运送被困人员
无独有偶,高先生和杨先生一样,也是志愿者的一分子。
高先生是牧野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市区工作,这次也是看到了暴雨引发的灾情这么重,第一时间就赶来当起志愿者。
高先生说,22号他来到寺庄顶村这边时,因为积水比较深,加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对这里的地况不熟,人也乱,搜救起来不仅慢,而且还容易迷路。他看到这个情况后,立即就向现场的救援指挥部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建议从全国各地来的志愿们都进行分批登记,了解具体的人数和摩托皮划艇数量,然后再具体分配救援。同时,要求各艇上必须配备一名当地的村民,这样一来,方便搜救人员迅速定位村庄的位置和救出群众的家庭情况。
这样一分配,救援速度就快得多了。高先生说,第一天他才来回跑了4趟,仅运出10多个人,效率非常低。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后,他一上午就来回跑了六趟,救出了6户人家,近20人。
高先生说,这几天他没有上班,看着附近村里的人不停地被运送出去,他非常开心。
同样的问题,得到的是几乎相同的答案。高先生说,“我是给家乡帮忙呢,更不用提我的名字,我叫志愿者”。
清理冲锋舟内部的雨水
在交谈过程中,记者还碰到了3名来自郑州西亚斯学院的学生志愿者,都是90后。
“我们是放假没有回老家,在新闻上看到新乡这边灾情比较严重,搭着救援物资车辆就过来参与救援了。”其中一名同学向记者说。
三人还告诉记者,他们还都是退役军人,前一天晚上到的,今天一大早就来这边参与救援,上午主要是随冲锋舟进村救援,下午帮忙转移救出的被困群众,输送物资等。
正当记者要询问三人的名字时,旁边一辆冲锋舟正好停靠在岸边,上面有几名刚刚转移出来的受困群众,三人看到后就忙跑过去帮忙了,边走还边回头对记者说:“记着我们叫志愿者就好。”
志愿者、救援人员等为新乡加油
暴雨倾城,人间有爱!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来自不同地区,尽管救援条件艰苦,因为“志愿者”三个字,大家汇集在一起,共同为被困群众撑起一把“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