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3岁农村女孩儿黄庆杰利用暑假时间自费改造儿时母校的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视频中,女孩儿拿着各种工具认真工作,改造后的教室焕然一新,不仅换上了崭新桌椅,墙壁也重新粉刷、画上彩绘。
目前,一年级教室的改造用时14天,已经彻底完成。接下来的时间,她会把学校彻底改造完成,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黄庆杰何许人也?究竟是在摆拍还是干实事?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周口23岁女孩儿自费改造农村母校
7月16日,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23岁的黄庆杰,家住周口市太康县常营镇葛家大队新黄集村,和她一起做学校改造工作的还有姐姐黄庆,以及同村一位做过装修的村民。
“我之前从没接触过房屋改造,美术也是自己感兴趣。”据黄庆杰介绍,在学校改造过程中,姐姐主要负责一些后勤保障工作,懂装修的村民则充当“技术指导”,一边帮着做一边教,“像刮腻子、涂乳胶漆这些,都是叔叔现教,我现学的。”
“我很早之前就有这个想法,决定要做之后先告诉了姐姐。”黄庆杰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从姐姐黄庆处,记者了解到,姐妹俩从小就在一起生活,很多时候姐姐会照顾妹妹多一些。“这个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她自己的话,做不了也做不完,有时候会出现各种情绪呀什么的,我在的话可能会好一点。”黄庆说。
姐妹俩统一思想之后,就去学校找校长、老师们进行沟通,在征得同意之后,便开始采买材料。
“6月30日孩子们上午领完通知书彻底放假后,我们才开始进行改造。”黄庆杰说,“这之前的准备工作有小半个月的时间。”
据黄庆杰介绍,目前已经花了大概6000元,一年级教室的改造用时14天,已经彻底完成。二年级教室和学校外墙的刮大白工作也基本结束,由于天气原因,还剩下外墙的一小部分。接下来的时间,她会把学校彻底改造完成。
学校的孩子基本是留守儿童,想给他们更好的学习环境
为什么要自己掏钱去做这样一个事情呢?
“因为这就是我小时候的母校,这边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黄庆杰说,“我想给他们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自己小时候没有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现在的孩子们。”
黄庆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小时候父母便离了婚,姐妹俩一直都是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从小也是留守儿童。
“我家离学校挺近的。”据黄庆杰介绍,自己和姐姐小时候都在这个小学读书,因为工作地离家不远经常回家,有时候也会顺路接同村的孩子,见到母校还是和原来自己上学的时候一样,就决定要把想法付诸实践,利用暑假这个时间完成对母校的改造。
黄庆杰改造的学校叫太康县常营镇葛家小学。这个小学只有一、二年级,孩子们上到三年级的时候就要转学。
“农村的孩子跟其他地方孩子相比,心理上有时候会自卑一点,我们自己也是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把学校好好改造一下,这样孩子们会觉着我们的学校也很好,在转到别的学校时就没有那么大的落差感。”姐姐黄庆说。
“我的视频有的是我姐姐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拍摄的,有时候可能会拍到正脸,这样大家就会觉着是在摆拍。”对于网上关于摆拍的说法,黄庆杰回应说。
“我最开始拍她的时候,她也会拒绝。”姐姐黄庆说,“但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可以去分享,可以去记录。”
黄庆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给妹妹拍视频主要是想记录一下两个人做过的这些事情。对自己的话,主要是等年纪再大一点,回想起来,翻看视频,还能感叹一下,“我这么大的时候做过这样的事情。”
“年轻人的力量是比较强大的。”黄庆杰表示,作为一个女孩子,她愿意脚踏实地去做这件事情,也希望能通过这些视频来呼吁更多年轻力量为自己的家乡发展作贡献。
学校目前只有十几名学生,加上校长共3位老师
“她不是作秀,而是正儿八经地干,实实在在地干。”校长穆劲松告诉河南商报记者,黄庆杰也是从这个小学毕业的,学校里的一位老师还教过她,并且改造学校也是件好事,出于这样的考虑,他同意了黄庆杰的想法。
穆劲松介绍,葛家小学有一年级和二年级两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总共十几名学生,加上自己有3位老师。
“说是葛家小学,现在已经只能算是一个乡村教学点了。”穆劲松说,“原来学校6个年级都有,慢慢变成了只有4个年级,2007年前后就只剩下了一年级和二年级。”
穆劲松表示,学校是由葛家大队办的,过来上学的主要也是葛家大队新黄集、吕岗、葛家、新前河4个村里面的孩子。教师资源紧张和生源紧张是目前葛家小学面临的主要困难。
“到年龄的老师都已经退休了,新的老师又补不上来,所以说现在教职工很缺。”据穆劲松介绍,目前他和另外两位老师都是全科老师。
“孩子们中午会在学校里吃饭,晚上回家。”据穆劲松介绍,最开始也找了一个人来承包学校的午饭,但学校人少,承包者觉得不划算,干了一段时间就走了,现在学生午饭也是老师们做的。
“大队虽然是由4个村组成的,虽然说从数量上看确实是不少,但是人口少,4个村的人口加起来还没有人家一个大村的人口多。”穆劲松告诉河南商报记者,除了生源问题,目前学校的图书以及硬件设施也是缺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