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仰方有无穷力量 ——读《苦难辉煌》有感

2020-12-24 10:46:51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一次次品读厚重的《苦难辉煌》,品味那段苦痛沉沦的、热血奔腾的、震撼人心的历史,我深深地被其感动。从老一辈共产党人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奋斗中,我看到了那被外国人惊呼无法理解的力量——信仰。信仰是什么?信仰的力量是什么?我是一名孤独的行者,在人生的道路上踽踽而行,带着疑问,不断寻找着我所追求的信仰。
 
  星火
 
  第一次阅读《苦难辉煌》,是在高考之后。高考失利,使我陷入迷茫困顿。微信、QQ群里,同学、亲戚不停地问:“考了多少,准备去哪个学校?”一句句无意间的询问,如同钝滞的刀锋,深深地刺进我的伤口,刺中了我的骄傲和自尊。我将自己紧闭在房间里,仿佛被无尽的黑暗所包围,不能言语。
 
  偶然阅读到金一南将军的《苦难辉煌》,仿佛一束星光刺破黑暗,照亮了心空。阅读《苦难辉煌》,我才明白,中国共产党的道路,并不是我此前所以为的那般鲜花遍地、中间铺上一条红地毯的康庄大道,而是一条一路硝烟、一路炮火、一路牺牲的坎坷之路:南昌起义时部队两万多人,两个月后仅剩下1000人;秋收起义时5000人,20天后仅剩1000人。而在数不尽的失败中,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透过迷雾,给了红军以信仰之光,进而从失败的泥淖,到达胜利的彼岸。这是一种什么神秘力量的信仰?我渐渐地不再囿于个人悲喜,而被崇高的家国情怀所吸引、振奋。我决定携笔从戎,去迷彩军营中,追寻那神秘的信仰。
 
  淬火
 
  第二次阅读《苦难辉煌》,是在军营之中。离开家和父母,舍弃诗与远方,开始了戎马生涯。然而未曾料到,飒爽英姿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严格训练,伤痛一次次折磨着我,我的内心开始动摇:我还能坚持吗?我的军旅脚步还能走多远?迷茫之中,翻开《苦难辉煌》,我看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在“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奋斗中,践行着那朴素而又伟大的口号:“为金钱,黄金铺地龟孙才来;为祖国,地雷遍布老子敢上!”这种精神、这种信仰所带来的,是摧枯拉朽、改天换地的强大的动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懂得了,理想信念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动力,从此立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个内心有梦想、内心有方向为人民和祖国服务的忠诚战士。
 
  煅钢
 
  第三次阅读《苦难辉煌》,是在边塞大漠。经过不断努力、克服困难,我的心开始在军营扎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边塞的寒夜里,再次翻开《苦难辉煌》,我渐渐明白了,信仰的力量,在于即使不知道结局如何,也能教人奋力向前,努力拼搏。无数的民族英雄,从一路硝烟、一路炮火、一路泥泞、一路坎坷、一路牺牲、一路鲜血中走来,就是为了三个字——“救中国”。民族独立是他们的目标,民族复兴是他们的梦想。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中国重新推入了世界民族复兴的轨道。一个国家,不能没有信仰,有了信仰,便会有无穷的力量。我们接过前辈的旗帜,擦拭信念的钢枪,将信仰化为滔天白浪。前浪奔腾,后浪翻滚,前浪与后浪交融、汇聚,终会化作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力量
 
  如今,《苦难辉煌》已经成为我的案头至宝。携笔从戎的我,从校园到军营,从软弱到坚强,也从彷徨到坚信。与书籍作伴,与墨香共舞,《苦难辉煌》已经融入我的生活。读书让我明白,信仰的力量,比任何优美的文字来得都更坚定,比任何激昂的话语来得都更震撼。99年前的浙江嘉兴红船党的一大召开;90年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70年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救中国”,是他们的信仰,“中华民族复兴”也是我们的信仰,坚定的信仰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不竭动力。合上书,已是夜半,但那段激昂的历史却依然回荡在我心中,久不能眠。
 
  如今的我们,接过了前人手中那面信仰的旗帜。我们是这种信仰的传承者,是后来者,是接续者,也是奋进者。我坚信着我的信仰,我也坚信着,有了这股信仰,便会有无穷的力量!(郭子丞)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