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兴豫】全市农村五项重点改革以来—— 集体经济“空壳村”几近消失

2020-12-08 11:43:20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网讯(记者赵改荣)从来不乏改革勇气的新乡,在经过农村五项重点改革后,“富裕”的村庄蓬勃发展,99%的村有了集体收入,集体经济“空壳村”现象几近消失,农村日新月异的新变化,也让农民有了新盼头。
 
  前天,记者到农村采访,在获嘉县东彰仪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王光新正在盘算着如何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到年底的时候能为村民多分红。“可别小看这20万元,这可是东彰仪村近13年来最大的一笔集体收入”。
 
  村集体掏腰包为村里办事,在2017年以前,王光新连想都不敢想,“村级组织运转只能靠上面每年拨下来的万把块钱,来个客人,村委会连瓶水都买不起,哪还有闲钱做其他事?”没有集体经济,没有经营性收入来源,东彰仪曾是获嘉县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
 
  辉县市南陈马村一度因乱变穷,村集体还负债50余万元。邻村人都说,南陈马是工业强镇里最穷的村。有村民占用20多亩集体土地种山楂,10多年不给村里交租赁费;村里大大小小20余家企业占用130亩集体建设用地,不少企业长期拖欠土地租赁费。2018年,在新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政仁的带领下,南陈马村全面推行农村五项重点改革,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达到40万元。
 
  这些年,我市围绕农村土地做文章,进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农村五项重点改革,理清历史旧账,盘活沉睡资源,实现资产变现,激发农村活力。通过改革理清集体资产,村集体“一穷二白”的现象得到彻底扭转,全市99%的村有了集体收入,少则上万元,多则几百万元。而改革前,有约50%的村为集体经济“空壳村”。
 
  守着土地这块最大的财富,壮大集体经济就有了坚实根基。记者了解到,有了集体收入后,不少村成立了农民股份经济合作社,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就拿南陈马村来说,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下设农业开发公司、旅游开发公司、工程建设公司,分别发展高效农业、乡村休闲游、承揽工程,集体收入不断增加。王政仁说,虽然现在还不能给村民分红,但是逢年过节给村民的福利已经开始发放。
 
  “集体经济的‘蛋糕’越大,为村里办实事就越有底气,党组织在群众中就越有威信。”卫辉市唐岗村党支部书记李安提供了一组数字:农村五项重点改革共核实集体资产1635万元,全村量化股份5118.75股,个人股占比80%,集体股占比20%。去年,全村432户“股东”共分红59万元,最多的一户分到5075元。“今年,集体收入增加到200万元,群众得到的分红会更多。”李安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