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长风中的崇高感召和激情书写——读董传军《麦者——茹振钢和他的小麦世界》

2020-12-08 11:39:48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在回家的班车上,读完了《麦者》的最后一页,而《麦者》开篇的句子依然在耳边回响:
 
  当麦粒生长为成熟麦子时,能以谦卑姿态、站立姿势,笑迎农民的丰收,这就是一个麦者最质朴、最高贵的品质和信念。
 
  就在同时,一个影像带中的画面又一次呈现出来。漠漠黄沙,深浅不一的脚印,通向漫无边际的远方……
 
  这个画面依然如一部辉煌的史诗,印刻在行走的路途中。我无法忘记,也不能忘记。
 
  以这个画面中的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学人以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崇高使命,当他们披上耀眼荣光的时候已是耄耋老人,有的甚至已长眠于地下。但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他们面对党旗宣誓时,已将一切置之度外,他们以决绝的态度投身于所热爱的事业中,不问东西,不计生死。
 
  那是那个时代的宏大气质。
 
  如果说这些人物是用文学的形象来感召新一代的学人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定力来沉于孤寂,去为心中的信仰而坚守一生,哪怕只剩下孑然的身躯,也要独立于喧嚣中,奋然前进的话,那《麦者》则是以现实的生动存在来立现一位躬耕于麦田为国家粮食安全而倾尽一生心血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不是基于理想的虚拟构成,不是高于现实的综合拼接,他就在我身处的地方——牧野大地。
 
  他是中国第一麦、全国小麦亩产最高、种植面积最大、全国八个馒头有其一的创造者,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小麦育种界的“袁隆平”……
 
  这些响当当的荣誉称号若去一一列举,还会有一大串。获得是一种肯定,但这背后的辛酸苦辣非亲历者难为之,大哥因饥饿夭折、二哥因饥饿而终身残疾的记忆,36天的军旅生涯,迟到的录取通知书……
 
  这些经历深深影响着茹振钢,他的坚韧、豁达、严谨、执着也正来源于此。可能赓续有时就是如此奇妙,茹振钢被其老师黄光正深刻影响着,而董传军则是被茹振钢深深震撼着。他用极为深情的笔调讲述着茹振钢为麦而痴狂的故事,虽然平时忙于各种事务,只有节假日才可以抽出些许时间来进行创作的董传军将自己扎进太行深处,去书写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犹如他自己所说:我非写不可,我不得不写,我要用文字来表达一个活灵活现的生命科学家,一个喜欢写诗的农业科学家,一个用生命研究生命的小麦育种专家,一个仅仅当了36天兵的退伍军人,一个因科研患上抑郁症曾经想到自杀的科研工作者,一个“麦爸”+“菜娘”=苹果女儿的特别家庭故事。
 
  他希望这样的书写不仅仅是发自内心的感佩和全景式的彰显,更希望是一种永恒的传承和有力的感召,他要以文字的形式来完成精神高度的时空递延。这是他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强烈的自我敦促,在文学的广阔疆域,他既要享受驰骋其中所带来的惬意和回响,又要在勤恳耕耘中生长出一片有蓬勃生命力的绿色枝丫。这绿色的枝丫无攀附的俗态、无张狂的肤浅。它昂扬的力量是裹着一股不畏艰辛、不畏磨难的浩然正气,是要冲破藩篱,革除陈弊挺立家国情怀和耿正风骨的不渝信仰。
 
  正如董传军在开篇所写:
 
  麦者,如同一株麦子,不仅有站立的高度,更有直立的韧度,迎狂风而不屈,冒冰雪而挺立。
 
  事实证明,《麦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无论是获得河南省报告文学一等奖还是以五万字的篇幅刊载,他们都在以独有方式表达敬意,这固然和文本自身具备不俗的艺术价值有关联,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去立显一位作出卓著贡献、还正在攀登高峰的农业科学家,亦回归了报告文学这一体例的内涵要求。
 
  作为一名曾推多名全军先进典型的书写者,董传军深知这一书写的难度。难在他所涉及的是科研领域,他必须查阅和小麦有关的大量资料。难在他要书写的是一名忙得不可开交的科学家,他必须见缝插针地去采访记录。难在他是一名业余创作者,他必须在完成大量的日常工作之外去书写。
 
  但这并不会让他放弃。
 
  《麦者》分为十章,每一章都以“麦”字开头,从麦者到麦王,系统地展示了茹振钢与麦的故事。他的一生都在与麦对话,与麦交流,希望它们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更大作用。是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十年前,当董传军的母亲小心翼翼地从老屋阁楼梁上取下一袋小麦种子,然后神神秘秘地告诉他,这可是好种子,能抗旱,能挡风,产量高的时候,他可能才真正的体会到粮食对于一位以土地为生的农民的意义。粮食,是她们的主要依靠,是维持生计的根本,没有了粮食,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当物质大生产极端丰富的时候,作为未曾经历过饥荒的我们,是否已然忘记粮食这一生产生活资料的基础地位?
 
  雅白色的《麦者》一直静静地放在阳台上。进入了冬天,新乡骤然冷了起来。一位文友发来一张微信图片,他备注了一句话:如果我们是一粒麦子,能否经历霜冻,仰望青松,倾尽所有竭力生长?
 
  (朱佳佳)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