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书武实习生李梦溪
12月1日下午,一场有关民间救援力量现状和发展的专题讨论会在市应急救援协会(以下简称救援协会)召开。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救援协会下辖3支民间救援队,分别是斑马救援队、蓝天救援队和雷风救援队。斑马救援队在卫辉市、辉县市、封丘县、获嘉县、新乡县和市区均有分支机构,共有志愿者近3000人;蓝天救援队经过专业培训的队员有57人,志愿者200人;雷风救援队共有志愿者60人。
作为民间救援力量,蓝天救援队成立13年来,在山地、水域、灾区等领域开展了诸多救援任务,是一支纪律严明、管理严谨、专业素质高的救援队。斑马救援队虽然成立才2年,但在寻找丢失人员、帮助受困司机、水上救援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赢得了民间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一致赞扬。雷风救援队成立仅仅1年时间,也在抗疫中为家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甜:收获近百面锦旗
他们身着统一队服、佩戴统一标识、车辆统一装饰,在山野、道路、水域、事故等现场,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这就是新乡的民间救援力量,除了进行专业领域救援及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现场保障外,寻人、车辆救援也是救援队的工作日常。
作为政府应急体系的辅助力量,民间救援队伍在救援协会的指导下,协助配合政府应急体系完成了各种灾难事故的紧急救援任务。
他们本着“公益、服务”的原则,积极投入各种救援工作中,为我市的平安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截至11月底,我市3支民间救援队伍今年共出动救援任务1793次,出动人员3342人,出动车辆2792辆。其中,道路救援1775次,水域救援10次,山野救援8次,累计受益人数5600余人。
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救援协会的组织安排下,3支救援队伍积极开展消杀工作。从1月27日开始,共出队28天,出动800余人次,消杀场所245处,包括办公楼、中小学、幼儿园、重点企业、公交场站、火车站等,共计消杀面积1300多万平方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也得到了市领导的支持和肯定,更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近百面锦旗。
斑马救援新乡支队负责人李安成说,每次救援看到对方脱离困境,听到对方感激的话语,他们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斑马救援队不图名不图利,只是希望获救者能够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让社会充满爱。
苦:少数人的误解
然而即使作出这么多贡献的民间救援组织,在具体的工作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惑,主要是来自一些被救助者和家人的不理解。
这些民间救援的志愿者,都怀着一腔热血,希望能够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不期待别人把自己当成英雄,只希望能够得到对方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就仅仅这样的要求,有时也难达到,反而遭到一些误解,队员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蓝天救援队队长“骆驼”无奈地说:“最苦闷的不是我们在救援过程中面对的种种困难和疲累,而是社会上的一些不理解,说我们‘傻’,其实我们队员也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我们是用最本能的善去传递爱。”
一位斑马救援队队员说:“我们去救援到达目的地,有时候会被对方认为有个人目的,觉得你是政府派来的,这活就该你干,他根本不知道我们是在做公益,救援中偶尔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对方还会埋怨。”
救援协会副会长陈杨则介绍了另外一种情况,她说,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民间救援队伍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致使一些求助者滋生了“依赖”想法,本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的问题,也要呼叫救援队员去帮助,这就占用了为数不多的救援资源,有可能使真正需要救援的人得不到及时救援。
其实,还有更让人无语的,有人半夜给斑马救援队打救援电话,目的竟然是看能不能打通。
不仅仅个别被救助对象不理解,甚至个别队员的家属也不理解,认为他们有时间贴油费、贴工夫去帮助别人,还不如给自己家多挣些钱。
盼:希望有更专业的装备和培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一次救援,既需要救援队员的及时出动,也需要配备专业的救援装备。现在,斑马救援队队员都配备了汽车救援时所需的“三件套(电瓶搭线、拖车绳、维修工具)”,但是这只能满足于最基本的救援,如果遇到复杂一些的就无能为力。
“骆驼”说:“我们救援面对的是生命,那么我们就必须专业。”蓝天救援队主要从事专业性更强、作业环境更为复杂的救援行动,需要更加专业的装备。而这些专业装备大都价格昂贵,使民间救援队难以承受,所以,很多的救援任务,队员干着急却没有趁手的装备,比如冬季水域救援任务,因为买不起干式潜水服,队员穿的还是湿式潜水服,下水都被冻僵了。
“骆驼”说,有救援任务的时候,都是征调队员的私家车,但是私家车有时根本无法满足救援需求,仅装备都放不下,更不要说靠近被警戒的救援区域了。不仅仅如此,在进行紧急救援的过程中,救援队员开的私家车和其他车辆混在一起,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救援效率。
民间救援不仅需要热情和爱心,更需要专业救援知识,这样才能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救援别人。“骆驼”说,就拿最基础的医疗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来说,如果施救时按压的频率、位置、深度不对,反而会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再有就是救援过程中遇到伤员出血,如何利用现有器材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固定、转运,都有专业的要求,不是凭借热情就能做好的。
蓝天救援队有57名队员已经经过了潜水、绳索、USAR、CEST、国家应急救援员等专业培训。据了解,接受一次专业技术的培训,队员就需要承担约5000元的费用。掌握专业的救援技能,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被救援对象负责,更是对生命负责。但是还有大部分救援队员还未接受过相关专业培训。
陈杨说,加大对民间救援队员的培训力度,提供必要的救援设备,就能够大大提高救援队员的整体素质,能更好地发挥他们对于社会的应急救助作用。
责任编辑:王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