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军旗
走进长垣市南蒲街道甄庄村,党群文体广场上党旗招展,廉政文化走廊引人注目,垃圾分类场、停车场、小花园、污水处理站一应俱有,好一幅美丽乡村的生动画卷。然而,过去的甄庄村是远近闻名的“乱村”,连续两年被列为长垣市“软弱涣散整治村”。
长垣市是省政府确定的省级农村宅基地改革(以下简称“宅改”)试点。在推进宅基地改革时,甄庄村查出108户宅基地面积超标和10余户一户多宅情况。按规定,一户多宅需要腾退,宅基地面积超标则要分阶梯征收宅基地使用费。
怎么改?我市提出的“三讲清、三带头、一发挥”工作法,破解了一个个难题。“三讲清”,第一讲清政策,第二讲清意义,第三讲清工作方案,征得农民对这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三带头”,就是干部带头、党员带头、公职人员带头;“一发挥”就是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充分运用“四议两公开”,让农民的事、大家的事大家说了算。
甄庄村党支部书记甄国平带领村“两委”干部反复讲、用心讲,讲清了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然后又做通其哥哥和一名机关干部的思想工作,以此带动8户村民主动腾退宅院9.46亩,为党群文体广场、垃圾分类场建设腾出空间,该村“宅改”得以快速推进,理顺了干群关系,盘活了沉睡资源,走出了一条“农旅一体、接二连三”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曾经的“软弱涣散村”悄然变为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以前,嗓子喊哑也没人理你。”甄国平感慨,“就凭这些,咱这村干部当得越来越有成就感!”
改革初,该市出台51份配套文件,解决农村宅基地遗留问题多、退出难、管理乱等现实问题,形成了“5+2”“宅改”工作体系(即完善一套改革方案、编好一套村庄规划、制定一套审批流程、编好一套建房图集,搭建一个信息平台,管好监管和施工两支队伍)。同时,坚持“一户一宅”和“二分半”的分配政策,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主导的有偿使用制度,稳妥引导一户多宅、面积超标者自愿退出,全市9.3万宗问题宅基地得到有效处置。比如,孟岗镇通过建立清晰的宅基地管理台账,实行定权属、定面积、定属性的“三定”管理模式,进一步细化宅基地分类管理,有效推进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腾退制度落实。
推行“宅改”工作以来,长垣市腾退宅基地11550.81亩,其中,2019年腾退9357亩,2020年腾退2193.81亩。腾退出去的土地干什么?据介绍,盘活利用腾退的宅基地1328亩建成“四园”3081个,2678.81亩建成停车场1008个、党群文化广场457个、污水处理站382座、公厕741座等。收回腾退闲置农房13万平方米,建成村民大礼堂48个、村史馆99个、“四点半”课堂108个、老年人活动中心224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84个等,发展“农家乐”、民宿、文创小院、乡村旅游等新业态项目326个,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村均收益78万元,宅基地改革成效愈加明显。丁栾镇将腾退的246亩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建成“双创”园。毛庄村将腾退的4亩建设用地建成养老服务中心,通过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建成80亩创业园。
责任编辑:王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