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军旗
一个年产8000吨新能源材料的车间,需要多少个工人?位于牧野区的河南科隆集团一子公司,2号车间27名工人三班倒,一班只有9人,即可完成全部操作。
“过去的老厂一年才生产一万吨产品,现在一个车间就接近这个产能,产值6亿元到8亿元。等明年6个车间全部建成,一年产值能接近50亿元!”企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人员减少,产能增加,效益提高,都得益于牧野区大力推行的“三大改造”。
牧野区推行的“三大改造”,是指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近年来,牧野区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三大改造”,着力夯实产业发展根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河南科隆集团的这个子公司是高科技企业,也是今年全市3个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的企业之一。”牧野区科工信局局长田民说。
近3年来,牧野区“三大改造”工作卓有成效。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成功获得2019年度省级“绿色工厂”称号,豫新汽车空调公司节能汽车电动空调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成林包装”被评为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锂动电源”“新航集团”等多家企业获得“智能车间”称号,“新鸽摩托车”“智谷光电科技”等企业实现关键岗位“机器换人”,新乡电源产业园区扎实推进“绿色园区”建设各项工作……
“不久前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我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融入‘双循环’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力量。”牧野区委书记牛晓辉表示,下一步,牧野区将按照中央精神、省市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为全市整体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贡献“牧野力量”。
编后
今天编发的关于“三化改造”“三大改造”的两篇稿子,都反映了我市工业企业深入开展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企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
我市深入推进化工企业管道化、密闭化、自动化“三化改造”,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污染问题,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安全效益的统一。牧野区实施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三大改造”,用工人数减少,产能增加,效能提高。无论是“三化改造”还是“三大改造”,都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从中不难看出,地区经济发展一定要放弃以往粗放式管理方式。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政府、企业的共识,只有在这条道路上坚定不移地往前走,才能实现企业绿色增长、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王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