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借光」贫困人口收益 好日头带来好日子

2020-11-26 12:23:07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网讯(记者赵改荣)11月25日,记者在辉县市薄壁镇铁匠庄村看到,一排排太阳能光伏电板整齐排列,只要有阳光,无声无息中,它们就能把光能转化为电能,输送到电网中。
 
  “有日头就有收益。”贫困户安井成特别盼望大晴天,“日头越好,俺村的光伏板发电量就越高,俺的分红款就越多。”
 
  同样,在辉县市张村乡大王庄村北山洼自然村村北荒坡地,当地利用开阔的山地,将连片贫困乡村作为扶贫的重点区域,两年前也建起了光伏产业基地,这些明晃晃、亮闪闪的光伏板,使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符合政策的贫困人口每人也都领到光伏发电项目分红款。
 
  作为全省“三山一滩”重点区域,辉县市建档立卡贫困村79个(其中深度贫困村25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万人。如何以产业为支撑,稳定脱贫?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辉县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两山”理念的指示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产业为支撑,以收入为保障,以稳定脱贫不返贫为目标,强力推进光伏精准扶贫工程,规划建设66座联村光伏电站,项目总投资2.32亿元,总规模32.6兆瓦,走出了一条助力群众增收、助推脱贫攻坚的产业扶贫新路。
 
  66座电站在选址上充分利用当地的荒山荒地、滩涂林地等土地资源,集中联建,建成后资产全部交村集体,由专门机构统一管理运营。黄水乡白甘泉村的光伏电站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2月中旬完成并网发电后,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每年可增加6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可持续带贫20年。
 
  辉县市扶贫办人员告诉记者,在收益分配上,他们坚持“ABC”分类扶持的做法,对有劳动力能自主创业或外出务工稳定脱贫的A类示范户,鼓励其自主创业或外出务工,对优秀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进行奖补;对有劳动能力不能外出务工的B类中间户,通过光伏公益性岗位安置,实现年增收11400元;对无劳动能力脱贫难度较大的C类困难户,通过光伏直补,实现13150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800元。
 
  自2018年6月并网发电以来,66座电站上网发电量9442.6万千瓦时,累计收益8000余万元,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重度残疾人、大病患者、老年人、无劳动能力人员直接补贴应享尽享。
 
  “总书记指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将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种植结构调整等工作结合起来,大力发挥光伏扶贫的带动效应,每年可为79个贫困村带来不低于6万元的集体收入。”辉县市委书记郭书佩表示。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