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书屋

2020-11-26 12:20:50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则消息,获嘉县城东南的陈孝村有一家杨氏书屋。这让读了一辈子书的我倍感惊喜和意外,想不到在荒僻的乡村居然还有专门的书屋。书屋的主人该是怎样一位超凡脱俗的人呢?我有些迫不及待,想早日去拜访书屋的主人,一睹书屋的芳容。没有犹豫,我在一个天高云淡的秋日,欣然前往。
 
  路上的秋色令人赏心悦目,红的是圆滚滚的柿子和山楂,黄的是晚熟的玉米和芝麻,在田间地头随风摇曳的是菊花。这成熟的感觉令我愉悦,行程愈发轻松愉快,很快就来到了陈孝村。
 
  陈孝村街道虽不宽敞,但却清爽朗利,路旁用低矮的栅栏围护,远望整齐划一。高压线杆上不是城里常见的花里胡哨的卖房广告,而是斜插着的一面面国旗。村中心有一条贯穿村庄的长廊,入口牌楼上赫然写着“葡园路”。长廊上爬满了葡萄藤,藤下有木条长椅,我一下子热爱上这个有文化底蕴的村庄了。
 
  村子的东北角,有一处10多米长、用木栅栏围起的街边花池,里边种有鸡冠花和一些叫不清名字的花卉。尤其是架着沧桑辘轳的百年古井,在绿色的陪衬下,散发着青春的朝气,文艺范儿十足。
 
  花池尽头的胡同口上方,旁边赫然挂着杨氏书屋、万家书屋两个古铜色的铭牌。胡同里用铁架架起几道门廊,上书“惠风和畅”“春和景明”等字样,书香门第的氛围扑面而来。书屋的主人杨含太大哥热情地接待了我。交谈中我得知,杨含太是一名企业退休干部,回乡后,发挥余热,义务在村委会工作,参与繁杂的村务活动。业余时间,筹划村内的文化建设。
 
  杨含太得体的接待和温文尔雅的谈吐,大有青年人的蓬勃朝气,一点儿也看不出他已是年逾花甲的人。杨含太的文化造诣很深,尤其对外国文学有很深的研究,《复活》《静静的顿河》《傲慢与偏见》等等外国作品,如数家珍,甚至名著里的句子都能熟练背下来。
 
  书屋设在楼上,我在杨含太的陪同下登上二楼。进得门来,迎面是一排排装满书籍的书柜。一阵书香扑鼻而来,浓浓的文化氛围瞬间把我包围。书柜里的书分门别类,有科技类、农业类、工具类、文学类、学生类等,十分齐全,堪比县城的新华书店。
 
  杨含太说,书屋里的藏书,除了自己多年以来的藏书,大部分是爱心人士捐赠。因为书屋名气大,县长还亲自带领一些干部上门赠书。村里游子回乡时,也不忘给书屋带来书籍。
 
  书屋右侧的梢间布置成了阅览室,中间并列两排书桌,周围全是椅子。书屋规定,每周六的晚上为阅读日。亮如白昼的灯下,可以安静读书。杨含太说,前来读书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小学生,年轻人工作比较忙,来读书的少。
 
  杨含太鼓励我多借几本书带回家看。素昧平生,我被他豁达大度的性格所感动,我毫不客气选了一摞十分喜欢的书,准备带回家好好读读。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正应了这句俗语。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被书籍包围着,也拥有自己的书屋了。梦醒之后,发现床头床尾摆满了我从杨氏书屋借来的书籍。   (江红斌)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