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喜讯从北京传来:中央文明办复查确认,新乡市、长垣市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刹那间,微信、微博、网站、手机报快讯播发,朋友圈“霸”屏,出租车的哥满脸自豪,环卫工人笑容灿烂,“红马甲”风中亮丽,广大市民交口称赞,初冬时节的牧野大地一片热腾。
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届满复审最终胜利,是市委、市政府今年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市委书记张国伟多次强调,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将文明城市创建与百城提质、智慧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总结、巩固、提升创建体制机制,实现创建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市长王登喜指出,全国文明城市是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是一块“金字招牌”。要站在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高度,确保高质量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这个时代,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既有硬实力的角逐,也有软实力的较量。全国文明城市这个金灿灿的招牌,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
在追求文明、增进民生福祉道路上,新乡一刻不曾停歇,始终意气风发。我们用15年的执着追求,扛来了全国文明城市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今天又用3年的辛勤汗水,守住了全国文明城市这个金灿灿的荣誉称号。这是国家对新乡文明创建工作的充分肯定,是对620万新乡人民热情参与创建、全力支持创建的赞赏和褒奖,更是对新乡巩固提升创建成果、砥砺前行再出发的莫大鞭策。
3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下足绣花功夫,用脚步丈量城市文明,推进文明创建工作走向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从机关大院到社区庭院,从主次街道到公园景区,从大中小学校到农贸市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出征、挂图作战、挂牌督办,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指方向、解难题、增力量。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暨百城提质指挥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日调度、周点评、月总结,凝聚了全市共同夺取新胜利的强大合力。各城区党委、政府切实履行属地责任,组织精干力量,勇于克难攻坚,不断拉长板、补短板、塑亮点,形成上下“一盘棋”思想。可亲可爱的全体市民朋友、广大党员干部更是着眼大局、无私奉献,无论行业、不分岗位、不畏辛劳,全市联动、全民参与、全力出征,齐心唱响新时代文明之歌。
回首经行处,成如容易却艰辛。从成功创建到再次保留,蕴藏了几多心血几许辛劳。我们为之欢欣,但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而自喜,决不能骄傲自满而不前。
要清醒地看到,保留荣誉称号只是对昨天努力的认可肯定,当下乃至未来竞争更激烈、人民群众新期待更高,我们治理现代城市的理念、本领仍有不少短板。文明城市创建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建设更文明、更宜居,更让人民满意的新新乡,是一条艰辛漫长而丝毫不能松懈的长征路。
要深入总结、不断提炼,把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坚持好、发展好。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把握新形势、研究新情况、创新新举措,不断提高建设城市、经营城市、治理城市的能力和水平。以问题导向为牵引,聚焦群众所急所盼所需,找准城市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在发展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增强城市活力和韧劲。
要把文明创建淬炼出的克难攻坚斗志、敢打必胜精神,迅速转化为推动全市整体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激情干劲。当前正值脱贫攻坚收官决战、全面小康冲刺决胜的最后关头,又处于开启“十四五”新征程的关键节点,各种任务艰巨繁重,尤其需要拿出超常规的意识、举措和作风,攻克一个个山头、破解一道道难题。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回首经行处,有风有雨更有晴;展望未来路,咬定青山不放松。站在新的起点上,唯有珍惜荣誉、起而行之再出发!
责任编辑:王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