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殿芳
9月28日,第32届电视剧飞天奖、第26届电视文艺“星光奖”颁奖典礼现场,国家级箜篌演奏家鲁璐现场演出,赢得阵阵掌声。鲁璐是新乡飞出去的金凤凰,演出间隙,她接受了本报记者电话采访。谈及对箜篌的感情,鲁璐说:“箜篌有浓烈的丝路基因,她沿着丝路而来,必将沿着丝路而去。让箜篌这个古老乐器在新丝绸之路上再次复兴,成为中华文明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最大的梦想。”
年仅33岁的鲁璐,是中国当代箜篌社会教育与发展体系开创者,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箜篌研究会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器乐学会理事。这样一位冠以多个“中国”头衔的音乐奇才,却是土生土长的原阳人。黄河滩区特殊的风土人情,让她从小就对音乐有着非同一般的痴迷。15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有幸接触到箜篌。没想到,仅仅一面之缘,竟缘定终身。从此,鲁璐开始学习箜篌演奏,并考入中国音乐学院。
箜篌,这件古丝绸之路上留下独特东方文化印记的古乐器,曾盛行西域,却一度失传,未留一物一谱。在箜篌演奏上一度陷入迷茫的鲁璐,决定展开一场箜篌的寻根之旅。大学第一年,鲁璐就编写了中国当代第一部箜篌专著——《箜篌史略与发展的研究》。民乐泰斗朴东生先生亲自为其作品作序,足见对这位奇女子的鼓励与欣赏。从此,鲁璐在箜篌艺术追求的道路上一发而不可收。
鲁璐说,记得2006年,还是大学生的她看见一篇文章,说新疆且末县曾出土过距今2700年的西域箜篌。当时她为之一振,决定找机会亲自去探访。这个梦想一放就是9年。2015年4月,鲁璐带领团队终于走上了让她魂牵梦萦的“新疆且末箜篌寻根之旅”。
这场寻根之旅历时5年,鲁璐先后10次跨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新疆出土的箜篌文物、中牟的“古代箜篌城”、且末的“箜篌故里”都曾留下她的足迹。她为传承而行走,并在行走间传承。哪里有箜篌,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哪里有她的身影,哪里便有箜篌声。
在鲁璐的努力下,箜篌不仅享誉全国,频繁亮相于各种高规格演出现场,而且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绽放精彩。期间,她完成了《世界箜篌五千年文物图鉴》的编著,建成了“古代箜篌城”中牟公益教学基地、“箜篌故里”且末公益教学基地,她也成为完成丝绸之路箜篌文化寻根之旅第一人,为抢救性复原仿制古代箜篌、再现人类5000年箜篌历史、创建世界首家箜篌博物馆奠定了基础。
在菏宝高速新乡东站附近,一座以箜篌为原型的巨型雕塑显得格外醒目。鲁璐告诉记者,在新乡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她在经开区创立了久鼎箜篌艺术创意产业园,年产箜篌上千台,远销世界各地,箜篌也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最有中国情结的“信物”。她在经开区建造的中国箜篌博物馆,成为全球数千种乐器中单乐款式最多、涉及国家最广、跨越年代最久的箜篌博物馆。该馆的创建,不仅是世界音乐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新乡和河南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谈起对家乡的感情,鲁璐感慨道:“在新乡很有归属感,从政策到服务,这个项目得到了很多关怀。我坚信在家乡这片土壤上,箜篌一定能越飞越高,箜篌之都新乡也会在新丝绸之路上美名远扬。”
责任编辑:王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