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自有幸福在

2020-08-31 17:23:27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记者翟京元
 
  槲漫,是一个村庄的名字。她诗意名字的背后,却和贫困有关。
 
  从市区出发,一路西北方向,驱车100公里,可以到达辉县市南寨镇槲漫村。槲漫村位于辉县市西北部深山区,是我市1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李青林是槲漫村党支部书记,他出生在这里,现在又是村子发展的带头人,相比其他人更为熟知槲漫村。
 
  “听老父亲讲,100多年前,一户李姓人家从林州茶店逃荒而来,当时这片山头周边都是槲树,故取名为槲漫村。”李青林说,当时逃荒的原因已经无从查起,但一直以来,这里山高路远,人迹罕至,深度贫困村的帽子名副其实。
 
  在李青林的记忆里,贫困一直困扰着槲漫村村民。山上打不了井,缺少灌溉,农作物收成好坏全凭运气;这里交通不便,哪个村民有病了,车上不来,人下不去,病情总是被耽搁;山里没有项目,村民空有一身力气却挣不到钱。
 
  资料显示,槲漫村是个行政村,辖6个自然村,共有114户235人,此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达58户113人。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贫困的标签深深烙在槲漫村。李青林不甘心就这样穷下去,很早就走出深山做生意。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他办企业干建筑,一年能挣一二百万元,当时,他是附近乡镇第一批买得起昌河面包车的人。12年前,在乡亲们的诚邀下,李青林回到槲漫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共同脱贫致富。
 
  对大部分新乡人来说,槲漫村是个陌生的名字,但说到秋沟,相信大家就会久闻其名。其实,槲漫村就在秋沟景区里面,秋沟景区的70%区域都在槲漫村。从这个方面来说,和其他深度贫困村相比,槲漫村其实有着脱贫致富的天时和地利。
 
  说到几年来的村民增收,李青林掰着指头算起来:槲漫村每年能从南太行集团得到5万元的收益;在每年的旅游旺季,村民把小米、核桃、山楂片等拿到停车场去卖,往往供不应求。
 
  因地制宜,村里去年流转村民60多亩地,栽种山楂树,在结果前期,套种豆角、蔬菜、甜玉米、小米等蔬菜和农作物。种植的无公害蔬菜,除了自销,还定向供给驻村扶贫单位——辉县市城北中学,此项可为集体增加6万多元收入。山楂园管理用了4个贫困人员,每人每月可收入1500元。此外,村里还有政府光伏发电项目,每年集体可增加收入6万元。
 
  李青林干建筑多年,始终不忘拉乡亲们一把,只要有活干,用的都是槲漫村村民。在用工报酬上,一个人一天可挣120元工资,一年能干八九个月,仅此一项每人就可增加收入3万多元。
 
  两个月前,在辉县市商务局扶持下,村里配备了电脑,由专人负责电商,农户真空包装的农作物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几天前,贫困户牛拴林找到负责村里电商的赵现国,将自家的小米真空打包,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一天就卖了50公斤。根据政策,村里电商对贫困户免费服务,贫困户对于这个新事物,很快就接受并能熟练运用了。
 
  眼下,太行山上到处生长着连翘,连翘的果实是一种极受欢迎的中药材。70多岁的李米山和李文元,总是天明出发,天黑回来,结伴到山上采摘连翘,每天最少可有300元收入,仅此一项一年就增收三四千元。
 
  说到村里的变化,辉县市城北中学的帮助可不小。架路灯、修厕所,送器材、送戏曲,村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文化生活丰富多采。
 
  “现在村里好得很,只剩下3户3人未脱贫,都是兜底户。”李青林总结道,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要人勤地不懒,幸福是可以奋斗出来的。
 
  漫步槲漫村,远处群山青岱,竹树云烟;近处小桥流水,乡音醇厚。山路蔓延,不同地区牌照的小轿车蜿蜒而上,他们为村里带来了商机,也带来了思想的开放。
 
  “下一步,槲漫村将坚持走‘党建+文旅+产业’的扶贫新路子,发展特色种植业,打造精品农宿,建立电商平台,把乡村旅游变成决胜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把好风景转化为增加收入的‘好钱景’。”采访中,南寨镇党委书记侯玉敏对槲漫村稳定脱贫寄予厚望。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