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关注深度贫困村】梨园飘香会有时

2020-08-24 10:15:15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记者 郭书武
 
  辉县市西平罗乡梨园沟村,三面环山,山上多杂树,无水。30年前,梨园沟村曾经从四面环山之地向东迁移至此,从山窝里搬到半山窝。2016年精准扶贫开始时,全村114户308人,1/3都是贫困人口。
 
  4年过去了,如今的梨园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只剩余2户2人,贫困发生率降到0.65%。
 
  搬迁扶贫“四喜临门”
 
  60多岁的刘建民,每天吃过饭就到自己住的辉县市佳怡小区上班。作为一名保安,他上半天班,每月收入1500元,这让他感到很满足。
 
  刘建民一家四口原来都住在梨园沟村,老两口带着两个儿子,没技术,外出打工的收入刚够花销,被列入贫困户。异地搬迁扶贫后,没有花一分钱,他们家在辉县市佳怡小区分到一套125平方米的房子,刘建民自己还有了稳定的收入。
 
  自己有了稳定收入,两个儿子的收入更是比原来高出一大截儿。大儿子刘鹏在郑州找到一份销售工作,每月能收入6000多元,小儿子刘备在辉县市找到一份销售药品的工作,每月的收入有5000多元。仅仅一年时间,他们一家的收入就远远超过脱贫的标准。
 
  更让刘建民高兴的是,两个儿子还相继把媳妇娶进门。小儿子刘备认识女友7年多,以前家穷,要啥没啥,女方一直不同意嫁过来。2018年5月,刘建民一家搬进新房,7月,二儿媳就过了门。
 
  刘建民正高兴得合不拢嘴,次年2月,大儿媳也娶进门。随后,他有了孙子和孙女,干活的劲头更大了。
 
  住新房,有工作,娶儿媳,添孙辈,曾经的贫困户刘建民一下子“四喜临门”。他高兴地说,没有党的扶贫好政策,哪会有如今的幸福生活。小儿子刘备说,没有搬迁扶贫,自己哪能结成婚,还不是得一直打光棍?
 
  梨园沟村共有11户贫困户异地搬迁,目前已经全部脱贫。
 
  解后顾之忧解放劳动力
 
  8月15日,梨园沟村村民刘普英因病在辉县市住院一周后回家,随后才拿医疗本回去办理报销手续。作为脱贫户,她先住院后付费,去年住院花了8000多元,自费的只有300多元。
 
  让她高兴的是,住院治疗花费少,慢性病有报销,女儿上学的费用有学校的助学贷款资助,她没有啥可担心的。
 
  更让她高兴的是,老伴儿宋海永也不用再一直待在她身边,可以外出打工挣钱了。以前,她的冠心病说犯就犯,随时都得让老伴儿送自己到乡卫生院或市医院,弄得宋海永脱不开身,无法外出打工。
 
  针对类似宋海永这样的18户无效劳动力(指家中有老人或病人需要照顾而无法外出打工的村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一个家庭解放一个劳动力,就能带动一个家庭脱贫。
 
  宋海永能够外出打工了,他的妻子再犯病该找谁?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把手机号码都留给刘普英,只要犯病,打谁的电话,谁就能及时赶到。
 
  驻村工作队队员马伟杰说,只要接到刘普英的电话,他都能立刻赶到她家,及时把她送到乡医院进行救治。
 
  没有了家庭羁绊,宋海永每年打工收入三四万元,早早达到脱贫的标准。
 
  社会兜底公益岗位
 
  在很多人看来,60多岁的刘银秀夫妇生活困难是有原因的,不但双双患有癌症,而且还患有冠心病和心梗,每月吃药的费用就达1000多元。
 
  村里像刘银秀夫妇这样没有劳动能力,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共有6户。针对这6户贫困户,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按照政策对他们实施社会兜底,鼓励他们土地流转增加收入,并根据各自情况安排他们到公益岗位或在合作社打工增加收入。
 
  刘银秀夫妇每天的工作是在街上打扫2个小时的卫生,早上7时至9时,每人每月能有950元工资。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到村合作社打工,现在,两人的年收入能达到3万元,也达到了脱贫标准。
 
  此外,刘银秀的责任帮扶人还协调爱心企业每月给予其300元救助,同时,协调资金2万余元帮助他家修缮了房屋,使他们的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如今,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梨园沟村正在规划实施下一步的致富之路:对梨园沟村旧址进行原生态开发,在600余亩山坡林地种植药材,成立秋山种植合作社……
 
  梨园沟村,贫穷正在远去,终将飘香。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