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项重点改革看村庄”系列报道之七 生活变了样日子有奔头 ——卫辉市城郊乡唐岗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带来新气象

2020-06-24 10:55:56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记者赵改荣
 
  在桃园里忙了一晌的卫辉市唐岗村村民任志敏,看不出丝毫疲惫。他指着眼前的一棵桃树说:“你看,长得多喜人,这些天雨水足,地里的草长疯了,得赶紧除草,要不,该影响明年挂果了。”身后,他请来的几个短工正在忙着打药除草,明年这个时候,这里的桃树就该挂果了。任志敏最高兴的是,自己不仅是股民,还是一个承包户。
 
  作为卫辉市“三变改革、五大合作”(“三变”即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五合”即资产、土地、劳务、旅游、置业等五大股份合作社)的试点村,2019年,乘着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东风,唐岗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及土地、置业、旅游、劳务股份合作社,吸纳农户以土地经营权、资金等入股。合作社每年每亩地支付的保底分红不少于600斤小麦的总价(基本股),效益好的话,还有分红。
 
  去年,任志敏将自家的3亩多地入了社,一起签约入社的村民共432户,集中土地1230亩,其中,800亩栽种了优质桃树。今年春天,村里又将其分为20亩~50亩不等的地块进行竞拍承包,任志敏承包了30亩。
 
  “把一家一户的‘一亩三分地’集中起来,化零为整,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经营,给农户吃上‘定心丸’。”唐岗村党支部书记李安告诉记者,明年桃树开始挂果,进入丰产期后,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275万元。
 
从农民到股东,刚开始,大家对村里成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并不了解,通过村干部的宣传讲解,大家不但明白了“三变改革、五大合作”,也了解了入股股份合作社的意义和好处。
 
  任志敏告诉记者,他从村里承包桃园,合作社负责技术、管理以及市场销售,保守估计,一亩地能产5000斤桃,扣除各项费用,能赚两三千块钱。闲时,他还为村里的公墓刻碑,每月能收入2000多元。“干活有工资,入股有分红,我们的生活有奔头了!”面对这笔收入账,任志敏很满意。
 
  生活的变化不仅于此。
 
  由于唐岗村紧邻城区,地理位置优越,比干大道把村庄一分为二,眼下,村东的农贸市场正在建设当中,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村西的白云阁和乾隆庙景区也正在加紧修缮,准备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产业……这些项目建成后,都有专业合作社运营,不仅能增加村民的股份分红,还可以解决农民在当地就业。
 
  在唐岗村村委会,李安给记者提供了这样几个数字:这次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共核实集体资产1635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88万元,集体土地面积2190亩,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352人,全村量化股份5118.75股,个人股占比80%,集体股占比20%。
 
  家底摸清了,蛋糕也有了,怎么分才公平合理呢?唐岗村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有法依法、无法依民、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对成员身份进行确认,对股权进行设置、量化,最后按照“基本股+农龄股+福利股”的模式进行分红。今年1月份,唐岗村率先实现卫辉市农村股份制“第一分”,共分红59万元。
 
  集体经济的蛋糕越大,释放的红利就越多。“我们今年集体经济收入在200万元左右,年底会再次进行分红。”李安告诉记者。
 
  记者手记
 
  走在唐岗的土地上,你能捕捉到忙碌着的农民那心底的微笑和从黑红脸膛上迸发的光芒。我想,这也许就是改革的魅力和意义所在。
 
  农村五项重点改革是乡村振兴的突破口,谁率先走在改革的前列,谁就率先尝到胜利的果实。唐岗村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改革的机遇,不断创新,坚持“三变改革、五大合作”不动摇,进一步壮大村集体收入,增加农民收入,让唐岗所有股东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的蓬勃兴起,为唐岗村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带来了新机遇,为乡村人才集聚带来了新契机。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