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行动来感恩” ——红旗区梦萦小区居民自治侧记

2020-06-12 10:51:39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记者李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用曹操《龟虽寿》中的千古名句来形容红旗区梦萦小区居民、82岁的老党员张文轩毫不为过。
 
  6月9日,全市召开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学习观摩该小区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市委主要领导握住张文轩的手连连称赞,对老人十年如一日模范带领、组织召集居民小区共产党员,通过发动居民人人参与,将一个散、乱、差的无主小区,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幸福小区给予了充分肯定。
 
  关键时刻党员要挑梁
 
  随意坐上市内一辆出租车,你说到梦萦小区下,司机会搭讪点评一句“那里的小区居民幸福得很”。能让“万事通”的出租车司机褒奖有加的梦萦小区,在11年前可不是这样让居民幸福的小区。
 
  2009年10月4日,对梦萦小区的426户、1500多名居民来说,物业的突然撤走,打乱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无人管理的小区,犹如没娘的孩儿,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缺乏有效管理后,梦萦小区院子里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小区大门更是破败不堪,形同虚设。小区在夜晚成了蟊贼的“竞技场”,一夜之间小区能同时被盗走8辆电动自行车。近半年时间,群众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家园差乱到如此境地。2010年5月,在72岁张文轩的倡导下,小区里一群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老共产党员站出来了。
 
  张文轩自费买来笔墨纸砚,用毛笔书写“安民告示”,积极发动群众,倡导小区居民团结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
 
  “我除了书写告示外,还发动身边的一帮老伙计,采取集中会议谈、个人单独谈、寻找热心人等方法,带动小区居民积极参与小区管理。”一石激起千层浪,张文轩的“头雁效应”迅速在小区引起强烈反响。
 
  老同志崔长幸贡献出自己的面包车,每晚深夜,面包车横在大门口成了把门“铁将军”。
 
  居民成怀梅自费买来铁丝、铁链,主动修理、加固小区后门,使小区成为一个安全的封闭小区。
 
  喜欢养植花花草草的居民,不只摆弄自家的晾台,还走出屋外对公共绿地除草培土,用花草扮靓自己的小区;有点儿泥瓦匠技术的居民,主动承担义务修补、硬化小区地面的任务。当他们在小区公共区域埋头苦干贡献力量的时候,耳边不时闻听过往居民的称赞声,心情舒坦,情绪高昂。
 
  更有几十名居民不谈报酬,义务轮班在小区门口守夜,寒暑不弃,崔长幸的面包车就成了值班室。
 
  心底无私天地宽
 
  每户出50元钱,集资修建小区大门,有“刺儿头”不参与怎么办?
 
  “建设家园,人人有责,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张文轩掷地有声。几位老党员对“刺儿头”采取分包制,通过上门谈、单位谈、亲朋谈,来化解“刺儿头”的戾气,帮助他们融入小区这个大家庭。
 
  为了节省资金,张文轩走遍周边几十家大大小小的单位,观察大门,汲取优缺点,然后自画草图设计大门及设施。
 
  2016年7月9日凌晨3点,我市遭受强降雨侵袭。张文轩闻听急骤的雨声心里不安,担心小区地势低洼出问题,遂不顾老伴儿劝阻,跑到小区门口查看,发现除了小区内几个窨井正咕咕地向外喷涌雨水外,大量雨水顺着大门哗哗地流淌进来。
 
  “院里进水了,大家快起来堵水啊!”年近八旬的张文轩从4号楼一单元一楼开始拍打居民家门,希望能唤醒更多的居民出来抢险。
 
  从一层、二层、三层……从一单元到二单元再到三单元,张文轩老人接连上了3个单元6层楼,“一口气跑了18层,实在是跑不动了。”张文轩及时示警避免了小区遭受更大的损失。但他珍藏多年的几十幅字画却因无暇顾及而浸泡在雨水中,这成了老人心中的憾事。
 
  “我是带着感恩的心去干事的。”老人常怀对党的感恩之情如是说。
 
  1958年,生活在驻马店上蔡农村的张文轩,被原国有七六零厂招工来到了新乡市。勤学好问、努力上进的张文轩,在进厂后第一年就成为当期学员的佼佼者。从1965年到1967年,张文轩连续3年荣获市级、省级劳动模范称号,更是在1966年作为原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劳模去北京领奖。
 
  “是组织培养了我,让我有了知识、有了能力,为社会作贡献比啥都强。”农村穷孩子出身的张文轩在企业里从学员干起,先后担任组长、段长、分厂副厂长,从分厂书记直至退休。在颐养天年之际,张文轩对梦萦小区的治理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无怨无悔。
 
  战斗堡垒基层显威
 
  张文轩和小区十几名老党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带领群众迈出了小区自治之路的第一步。下一步,如何让小区实现长效管理呢?
 
 
  在街道和社区的指导下,梦萦小区成立了党支部和业主委员会,设立议事场所,大家伙儿坐在一起商量着确定了议事制度和收费标准。经过充分征求意见和反复计算,确定了按照房屋面积每月每户收取0.2元/平方米的物业费和35元的机动车车位费(没有车位的居民不用缴纳车位费)。
 
  起先居民有疑虑,担心这些老党员弄不成事,缴纳的钱打了水漂。70多岁的老党员李秀萍就带头挨家挨户做工作,她白天在小区门口坐镇开票,晚上入户动员,很是辛苦。
 
  党员的模范带头感染了居民朱艳君。“阿姨,我年轻,我替你收缴吧。”40多岁的居民朱艳君主动请缨。不成想,朱艳君这一接替,就是10年。深得居民信任的朱艳君,被推选为业委会主任。
 
  “既然干了,咱就得干好。”朱艳君有股韧劲。有户居民家里自来水管道出了问题,断水了,朱艳君知道后二话没说,背着一桶水上到6楼去送水。次日,她又联系维修人员上门维修管道。这户居民感动不已,当天就主动缴纳了拖欠的物业费。
 
  真心付出,能得到更多理解。梦萦小区收取的“两费”,除去必要的保安和保洁等劳务开支,其他全部用于小区建设。
 
  精打细算、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的业委会,组织修建了遮阳大棚,更换了30余盏路灯和200多个楼道灯,安装了21个高清摄像头,实现了监控无死角、全覆盖。
 
  党员和业委会成员主动作为,为群众提供“无止境服务”,有的当起了“信息员”、有的干起了“维修工”、有的成了“粉刷匠”。退休教师、老党员孟希琴主动当起了“监控员”和“调解员”,群众有啥事都愿意对她说。
 
  小区在一点一滴变化中,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满意度越来越高。现在缴费通知一贴出来,不用催,不到一个星期,物业费百分之百收齐。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尤其是驻区党员,在疫情防控中主动到卡点参与值守,捐献防疫物资,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梦萦小区正是有了像老党员张文轩这样的“领路人”,像朱艳君这样的“带头人”,像孟希琴这样的“贴心人”,坚持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充分发挥党员的旗帜作用、支部的堡垒作用、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小区逐步走上了规范化道路,实现了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地说事、有钱办事及有保安、有保洁的“四有两保”的自治目标。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