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宗斌
“徐哥,冰箱送来了,以后再给你买东西不怕放坏了。”“老李,我又给你添麻烦了,真是谢谢你。”6月11日下午,辉县市孟庄镇孟庄村村民徐志亮热和地与老朋友李真聊天。李真这个无数次给予他帮助的“妹妹”,又专程给他买了一台冰箱。
李真是辉县市高庄乡前郭雷村人。今年55岁的徐志亮从小身患残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2人都是辉县市爱心团队的志愿者。2018年年初,李真认识了团队中特殊的志愿者徐志亮。自此以后,李真隔三岔五就到徐志亮家里,不是送米、面、油、肉等生活必需品,就是帮助他打扫家里的卫生,竭尽所能地伸出援手。
徐志亮说:“李真怕我生活上有困难,每星期最少来看我一次,她心眼儿可好了。这不,天热了,她怕给我送吃的东西容易坏,就给我买了一台冰箱。”“做公益是我多年来的心愿,我也是被徐哥的事迹打动了,他做的好事也多着哩。”李真说。她很意外,徐志亮明明自己生活窘迫,还一心想着做公益帮助别人。
“我腿脚不便,但手还能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没有问题。”4年前,徐志亮加入了无偿献血服务队。血站的献血车只要来孟庄镇,徐志亮都要赶去搞志愿服务。而他的代步工具是几年前一名志愿者送给他的电动三轮车。至今,徐志亮已累计志愿服务达680余个小时。
徐志亮参与了多个公益组织活动,每次活动,但凡身体条件允许,他都积极参加。他是贫困户,也跟着团队的志愿者一起去看望其他贫困户,别人捐献200元、300元,他捐赠20元、30元,没多有少。疫情期间,他和村民一起在村口执勤了两个月,每天对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询问和登记,毫无怨言。
“我从出生就患了小儿麻痹症。”徐志亮说。多年来,他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扶和照顾,如今又赶上了国家扶贫的好政策。他原来住的是土坯房,每到雨天,村干部少不了往他家里跑,担心他的房子不安全。2019年,村里给他建了60平方米的新房,新房建好之前,村支部书记郭培德还给他安置了两间临时板房过渡。徐志亮说:“能享有的扶贫政策我都有份,我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足。只要我还能干,我就得继续铆足劲儿做好事。别人帮我,我也要回报社会。”
责任编辑:王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