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群众兜底保障“一个不能少”

2020-05-25 10:58:09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记者胡殿芳
 
  辉县市南寨镇要街村76岁的刘爱萍长期被慢性病困扰,儿媳妇、孙子又是智障,儿子一个人打零工的收入,远远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有了民政部门的“兜底保障”补贴,加上低保、扶贫补助等,一家人每个月稳稳当当有数千元收入,吃穿不愁,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如今,这样的“好事儿”已经惠及全市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0889户23287人,做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实现了“兜底保障”全履盖,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提高保障标准让剩余特困群体“吃穿不愁”
 
  南寨镇雁翅口村残疾人牛金龙是村里有名的勤快人,一家人生活无忧。没想到,妻子突然得了一场大病,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巨额外债,让这个家庭瞬间跌入贫困深渊。说起目前的生活状况,牛金龙说:“政府没有忘记我,也没有亏待我,各种补贴这几年一直在增加,每月都能有几千元的收入,还给女儿安排了公益岗位,我很知足。”
 
  随着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多数贫困群众已经脱贫,剩下的都是没有劳动能力的特困群众,他们的冷暖牵动人心,而“兜底保障”正是国家为特困群众打造的最温暖的生活屏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关注特困群众,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牛金龙说的补贴,其中就包括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多年来,我市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去年,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3450元提高到3860元,今年又提高到4260元,补助水平提高到月人均不低于200元,高出省平均标准12个百分点,实现了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的有效衔接。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500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020元,提升了困难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好发挥了民政部门“社会保障兜底”作用。
 
  为摸清底数,民政部门加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分别报送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识别程序标准,及时纳入相应保障范围,使困难群众在政策范围内得到多方向、全覆盖的有效救助,实现多部门救助政策的无缝衔接。
 
  疫情防控期间,市民政局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救助程序,提升办事效率,对特殊困难群体“先行救助、后补手续”,确保民政救助无盲区,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兜尽兜”。
 
  织密保障网,不让一个特困群众“漏保”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建森告诉记者,不让一个特困群众“掉队”是“兜底保障”的基本原则。他最担心的是符合条件的特困群众“漏保”,无法享受国家扶贫政策红利。“为每一位特困群众提供生活保障,这是民政爱民、民政为民赋予民政人的职责底线,决不能落下一个人”。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工作思路,市民政局在原有社会救助政策基础上,围绕“兜底保障”,先后出台了新的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以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为重点,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细化社会救助兜底政策,进一步放宽贫困户保障条件,使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更加紧密,使社会救助保障向末端延伸,编密织牢我市社会兜底保障网。
 
 
  文章开头提到的刘爱萍老人虽然现在不愁吃穿,但老人最大的心病是自己百年后,智障的儿媳、孙子无人照料。听到当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说:“您放心,政府一定会照顾他们,保证他们生活安稳。”老人感动地说:“太好了,政府对俺恁好,俺可不能亏良心说话!”
 
  为保证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市民政局成立7个“挂牌督战”组,每名局领导分片包干,重点针对未脱户,与县(市)、区合力攻坚。督战组主动与扶贫部门对接,准确掌握未脱贫家庭信息,按照“全覆盖、无死角”要求,进行过筛式排查,对特殊个例及时进行综合研判,确保将符合条件的未脱贫对象,全部纳入民政兜底保障范围。对暂不符合条件的91户293名未脱贫对象,建立详细的台账说明,并予以重点关注。
 
  建强集中供养机构,充分发挥民政托底功能
 
  贫困家庭各有各的难处,特困家庭更是如此。“兜底保障”为他们构建了一堵安居防护墙,而对于那些患病的孤寡失能老人该怎么办呢?
 
  近年来,我市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老年人为重点,大力开展“孝善敬老”活动,努力营造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互帮互助、邻里相亲的良好社会风尚。但仅靠这些,显然是不够的。
 
  为充分发挥民政托底功能,市民政局按照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不低于35张目标,大力推进养老事业发展,持续推动敬老院安全、清洁、温暖、文化、康复“五大工程”建设,排查摸清有集中供养意愿人员底数,确保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对象得到高质量的集中供养服务。
 
  与此同时,市民政局鼓励各县(市)、区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少数地方探索建立村级养老中心,解决特困供养和留守老人托养问题。
 
  在探索特困群众养老模式上,封丘县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其近亲属愿意认养且能正常履行认养义务的特困人员,民政部门与认养人签订协议,明确认养标准,量化生活质量,由乡、村两级负责监督,确保认养对象衣食无忧,住房、医疗有保障。
 
  目前,亲情认养已经解决了一批特困老人生活问题。除此之外,封丘县还采取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一批、县福利中心集中托养一批、定点医院集中疗养一批、居村联养一批、服务站寄养一批,“六养”模式。
 
  记者了解到,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民政局建立联动机制,加大致贫返贫风险监测,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切实兜准底、兜好底、兜牢底。胡建森表示,有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民政部门有信心做好“兜底保障”工作,让全市特困群众享受到国家扶贫政策红利,安居乐业,一个都不能少。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