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开辟土地改革新天地

2020-05-09 17:17:30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记者宗斌

  项目建设一派你追我赶、如火如荼的热烈场面,昔日的古老乡村正渐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熠熠生辉。

  伴随新《土地管理法》正式实施,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这一重大变革引发广泛关注。长垣市,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经验做法被写入了国务院总结报告和国家政策规定,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或将开辟土地改革新天地。

  从“小心翼翼”到“渐入佳境”

  改革的春风吹来。

  2015年,全国确定33个县(市)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市),长垣市脱颖而出,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试点县(市),陆续承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宅基地制度改革任务。

  改革,无先例可循。怎么改?事关重大。“土地是祖辈世代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制度改革将对社会变革和发展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长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李俊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国有土地征收出让,会不会此消彼长,关系如何平衡?”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只要不触碰三条红线,任何改革举措都可以大胆尝试。”国家对试点改革的政策支持如一剂强心针,引领改革渐入“快车道”。

  在一次次实践与完善中,数十个配套文件、一系列政策举措先后出台。

  以城市规划区为界,明确划分国有土地征收出让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区域范围,保障两种用地形式互不干扰。

  聘请20家设计机构提供规划“菜单”,村民“点餐”商定村庄规划,集全县土地利用、村庄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多规合一的村级规划编制工作有序展开,目前长垣市501个应编制村级规划的村庄编制已经完成。

  通过“入市+住宅开发、入市+创业园区、入市+扶贫车间、入市+新兴产业、入市+公共设施项目”,使改革的收益“遍地开花”。“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率先在全省确立。

  组建完成的601个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被赋予市场主体地位,负责对集体资源、资产、资金进行运营、管理和处置。

  改革,正渐入佳境。

  引得“活水”入渠来

  “丁栾镇政府通过组织宅地腾退、拆旧复耕共产生600多亩土地,部分通过调整入市用于创业园。”李俊介绍,仅一期项目用地112亩,投资4.8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21万平方米,吸纳80余家卫生材料民营企业入驻,安置就业2000人,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8亿元以上。

  借入市“东风”,长垣市13个乡镇结合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建设打造小微企业孵化园,建成标准化厂房86万平方米,吸引221家企业投资入驻。“乡镇创业园的建设,有效解决了民营企业用地难、用地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规范了管理,促进了产业集聚,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李俊说。

  24米高、存货近8万立方米的仓库内,从电脑发出指令到取出货物,90秒即可完成,完成这些步骤,只需要3个人。这是驼人集团的立体智能仓库。

  “这个仓库所在位置是长垣市第一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地块。”至今,驼人新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喜仍为“拿下”该地块欣喜不已。“入市时企业急需扩大货物存储空间,从提出申请到拿到产权证还不足一个月,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陈文喜说,智能仓库的落成,使企业配送、存储效能提升了50%。

  县城北端,处于两省、三市交界地带的一个小村庄正在崭露新姿。赵堤镇大浪口村,原由4个自然村组成,全村960口人。曾经,村里房屋破旧,满目荒芜。如今,机遇从改革开始。

  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入市、“宅基地+乡村旅游”、盘活利用村内废弃宅基地和闲置坑塘等举措,一个集民宿、餐饮、娱乐、采摘、农业科普于一体的大浪口风俗文化旅游度假村“闪亮登场”。

  微风起涟漪,荷花舞清波。漫步古老青石板街道,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到农业休闲娱乐区感受农耕文化,来大浪口风俗文化旅游度假村休闲的人们感受到难得的惬意。

  如今,大浪口风俗文化旅游度假村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40多家外来商户入驻,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230余人,村民每年可收益80余万元。“按照长垣市乡村振兴‘星级示范村’的要求,2020年,大浪口村打算冲刺最高标准的三星示范村,这项评选包含57项标准,我们很有信心。”大浪口村党支部书记朱志行说。

  “长垣模式”引发关注

  长垣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都有哪些成效?经历了改革全过程的李俊这样解读:

  改活了资源。沉睡多年的土地资源被盘活,乡村振兴有了启动资金,已成交的306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交总金额5.17亿元,178个村集体和群众获得可观收益。

  改活了空间。腾退的土地规划建设村室、养老服务中心、“四点半”课堂;腾退复垦的耕地建成花园、游园、果园、菜园,污水处理站、垃圾中转站、水冲式公厕等,改善农村生态和人居生活环境;利用腾退的宅基地和闲置房屋建设村史馆、图书馆和文体广场,补上乡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短板。

  改活了产业。通过激发、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帮助企业盘活资产47.7亿元,实现年产值130.2亿元,带动就业2.6万人。扶贫车间内,1206名贫困群众依靠入市收益和工资收入稳定脱贫。

  改出了秩序。村民宅基地私有的观念发生改变,公有制意识得到加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得到提升,“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集体讨论、集体决策、集体监督”的参与机制形成,土地管理秩序愈发规范,社会治理成效大幅提升。

  成果引发关注。长垣市“通过集体建设用地调整入市建设乡(镇)工业园区”等经验做法写入国务院总结报告,作为全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意见起草组5个成员单位之一,长垣市的改革经验和实践做法被全面写入国家政策规定。

  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障碍得以破解,国有土地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实现“同权同价”的改革推动下,我们坚信,“长垣模式”必将在我市开花结果,助力全市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