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荒山披绿装

2020-04-28 11:32:55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本报记者 贾智勇
 
  “变荒山秃岭为满目苍翠。漫山的树苗在春风中摇曳,茁壮成长,山脚下的梨树沟的果树结满了成熟的果子……”近段时间,这个场景常出现在王建武的梦境中,这是他多年不变的憧憬,也是身在国外的他眼下最焦急的事儿。
 
  今年1月,王建武出国和女儿一起过春节,原计划3月份回国,不曾料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他回国的行程。
 
  “现在是植树造林的最好时机,买不到机票回不去,我真着急啊!”在国外,他一心想的是卫辉市狮豹头乡东沟村的荒山,天天念叨、日思夜想。
 
  “种树不等人,你明天必须去一趟,招呼着工人和机械把地再垫垫。”
 
  “这一段,你要没啥事,还得多去山上看看围栏,不能损坏了,怕羊钻进去把树苗啃了。”
 
  ……
  
  一个多月来,王建武不断和国内的亲戚联系,委托他们买树苗、找工人、运黄土、走水管……
 
  王建武是什么人?为啥对卫辉这个荒山上的树如此牵肠挂肚?
 
  王建武是我市一名退休的中学教师。1974年,16岁的他响应国家“上山下乡”号召,来到新乡县合河公社西河大队插队。
 
  在农村广阔的大地上,王建武一待就是4年。这期间,他与农村这片热土上的父老乡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在心中“种下”了难忘的初心——树种。
 
  1978年,王建武考入新乡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市第二中学任英语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沃土上耕耘。本世纪初,他又只身赴国外打拼……从农村插队到大学求学;从三尺讲台到国外经商,这些不同的人生经历都没有让王建武忘记当年当知青的质朴生活,没有忘记与父老乡亲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没有忘记农村那广阔的一片天地。
 
  多年来,王建武喜欢深入偏远农村,看望那里的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向他们嘘寒问暖,为他们送去自己的一分爱心。偏远农村乡亲们的质朴笑容让王建武很是欣慰。
 
  2017年10月,王建武偶然看到卫辉市狮豹头乡东沟村的荒山,萌生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念头。
 
  经过一番深思,在与女儿越洋通话长谈后,王建武像当年上山下乡一样,带着铺盖卷和必备的生活用品,一个人来到了这座荒山脚下……
 
  “承包1000亩荒山,种植所有树木归东沟村集体所有……”在承包荒山义务植树的协议上,王建武认真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拇指用力按下了指印。
 
  然而,这个荒山属于太行山余脉,典型的石头山。种下第一批树时,王建武遇到的困难便是这漫山遍野的石头。
 
  “没有好的办法,石头山上种树,只有在石头上凿坑填土才行。”咨询专家得到这样的回复。
 
  理性告诉王建武:仅凭个人体力,绿化荒山是无法实现的,毕竟自己已经60岁了。
 
  “爸,您这次也尝试了,尽力了。石头山上种树确实难,不行就来国外和我一起生活吧。”看到王建武如此艰难,女儿心疼地央求着。
 
  就此放弃,独享清闲?
 
  不!王建武没有退缩,既然迈出这一步,就不能退回去。
 
  王建武暗下决心,再次拿出当年上山下乡的激情;拿出备战高考的决心;拿出独闯商界的勇气,换上迷彩服,扛起工具上山。同时,拿出毕生积蓄雇工人、租机械,凿石填土、背土上山、开荒造地、培育树苗、浇水施肥、日常管理……
 
  山上种树,水源是另一大难题。当年冬季,王建武便聘请专业打井队,和年轻的工人一起,顶着凛冽刺骨的寒风,奋战了无数个日夜,打了一眼深井,
 
  彻底解决了荒山种树用水问题,也为村里的乡亲们增添了一处备用水源。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大山是最好的见证,苗木是最好的答案。王建武用手上厚厚的茧子和脸上黑红的皮肤换来了荒山上的处处绿茵。
 
  从对王建武义务绿化荒山的疑惑,到对他扎根荒山的感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几年来,东沟村的父老乡亲和村干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主动来俺村种树,树归集体;自费给俺村打井,让村民用……”在东沟村说起王建武,从村干部到村民都很佩服他,为他点赞。
 
  在义务绿化荒山的日日夜夜里,王建武和当地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逢年过节,王建武购买慰问品送给贫困户代表。常年聘用留守的贫困村民挖坑植树、浇水施肥,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闲暇之余的王建武还常和村里的父老乡亲拉家常、讲政策。
 
  把荒山秃岭改造为满目苍翠,把山脚的梨树沟变成采摘园,是王建武的梦想。虽然严峻的山区条件超出了这位六旬老人的预料,但他依旧不放弃、不言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王建武日夜牵挂着东沟村,牵挂着他绿化荒山的公益事业,盼望着继续朝着他的梦想奋斗……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