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上“种”出新希望

2020-04-13 13:49:18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延津县丰庄镇李皮寨村农民在大棚内精心管理甜瓜 本报记者李青春摄
 
  本报记者胡殿芳
 
  一场突然而至的春雪,让延津县丰庄镇李皮寨村的支部书记黄玉玲紧张起来。4月11日天刚亮,她就赶到村里的甜瓜种植大棚,仔细查看,生怕瓜苗受损,“俺是第一年种甜瓜,如果成功了,会带动一大批农民参与进来共同致富,可千万不能出错”。
 
  与她同样焦急的还有桑村金献富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王志杰和培昇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文朝,这两位都是回乡创业的典范,在他们带动下,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和年轻人回到故乡,在家门口创业致富。
 
  小甜瓜撬动种植结构调整大板块,小企业带动大产业,如今的丰庄镇,已迈开发展新步伐,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萌发新的希望。
 
  脆甜“绿宝”甜煞村民
 
  这两天,乍暖还寒,在大棚里忙碌的黄玉玲满头大汗,看着已经长到拳头大的甜瓜,就像看见自己的孩子。“这可是又脆又甜的‘绿宝’甜瓜,再有20天就熟了。”黄玉玲笑着说,城里大超市最高时曾卖到10元一斤。
 
  虽然是第一年种植“绿宝”甜瓜,但黄玉玲的乐观绝非空穴来风。3年前,村里的王志杰就带领合作社成员开始种植“绿宝”甜瓜,16个日光温室大棚中的8个种的都是甜瓜,第一年就回了本儿,刚满30岁的王志杰自然而然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说起自己的经历,王志杰有些不好意思:“过去,我在外地干汽车维修,收入不少,但总感觉不是长事儿。镇政府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农村的发展机会也挺多,只要瞅准方向就能挣钱。”于是,2017年,他回到家乡,联合几个农户创办了种植合作社,种植韭菜、甜玉米、高架西瓜、桃子等,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绿色、无公害”。
 
  与“绿宝”甜瓜结缘源于镇政府组织的一次外出学习,如今,3年时间下来,王志杰的甜瓜已经成为各地大超市的“座上宾”,还不到采摘季节,订单就像雪花一样飞来,羡煞旁人,附近许多村民都来他这里学习种植技术。“我是来者不拒,毫无保留,就连瓜秧叶片刷酸奶的‘秘籍’都告诉人家了。我觉得,一个人再怎么努力都是小打小闹,只有种的人多了、成规模了,才能形成产业,最终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
 
  接下来,王志杰准备改善种植区域硬件设施,吸引更多城里人闲暇之余到现场采摘瓜果、挖野菜,享受田园风光。
 
  “小作坊”变身“大工厂”
 
  与王志杰同一年回乡创业的还有张文朝。那时,他39岁,在外地供职过多家企业,积累了不少经验,“我觉得时机成熟了,是时候回家创业了。”他笑着说。
 
  回到绳屯村,他投资16万元购买了20台电动缝纫机,在自家开办了服装加工厂,专做校服、工装,生意还不错。去年,经过镇政府招商,加工厂搬到村口路边的扶贫车间,规模扩大了1倍,吸纳了13个贫困劳动力就业,“这几年,我没少得到镇政府的各种支持,我愿意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扶贫行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文朝接到20万件防护服代工订单。那时,工人都没有放假,加班加点赶工。“过去,时间就是金钱。特殊时期,时间就是生命。企业效益重要,人的生命更重要,一定要按时交货”。
 
  最让他高兴的是,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今年他准备扩大规模,投资建立新厂,到那时,企业可以吸纳80名贫困劳动力,年产值将从现在300万元增加到1000多万元,成为当地服装加工业名副其实的“老大”。
 
  在丰庄镇,像培昇公司这样的企业还有许多,侯庄村鸿运能源有限公司、侯屯村丰盛日用品有限公司、丰庄村祥和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等,都是当地的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这些企业利用自己的市场和资源优势,不仅带领贫困群众增收,也推动了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丰庄镇的“丰产”新规划
 
  “丰庄镇虽然是延津县的偏远乡镇,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只要抓住优势,变优势为强势,就一定能让3.8万丰庄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说到丰庄镇,镇党委书记姜波打开了话匣子。
 
  丰庄镇有5.6万亩耕地,以小麦、玉米、花生等传统农业种植为主。近些年,延津县“中国第一麦”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丰庄镇引导群众加大优质强筋小麦和高油花生种植。由于地处黄河故道,丰庄镇沙地多,特别适合种植瓜果,“沙地上长出的西瓜、甜瓜不仅甜,而且都是沙瓤,口感特别好。但过去不重视技术投入,瓜果产量低,模样也不好看,卖不上价。”姜波介绍,“绿宝”甜瓜高附加值的特点引起镇领导的关注,镇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推广“绿宝”甜瓜种植,黄玉玲联手村民共建的旭升农业种植合作社应运而生。
 
  王志杰16个日光温室大棚,加上黄玉玲的6个,今年,全镇“绿宝”甜瓜种植已达到140亩。“甜瓜上市后,我和镇长要为他们推销。只要他们先尝到甜头,明年种植‘绿宝’甜瓜的农户一定会更多。在甜瓜的撬动下,全镇将掀起新一轮种植结构调整热潮。”姜波信心满满地说。
 
  让姜波高兴的,还有越来越多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他们见多识广、思虑开阔、点子多,是新时代的新农民。姜波感慨道:“他们就像火种,随着更多像王志杰、张文朝一样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丰庄镇的产业发展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迈出更大步伐,丰庄镇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