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殿芳
李清华,市社会福利中心的一名普通医生,两个孩子的妈妈。在新冠肺炎疫情到来后,她有了一个“代理妈妈”的新头衔。她和同事一起,照顾市社会福利中心近100名孤残儿童的饮食起居,每天24小时守候。60多天后,当她第一次回家时,2岁多的孩子差点认不出妈妈。李清华在抱起孩子的瞬间,眼泪夺眶而出。
现在回想起当初自己主动请战的情景,她还感到不可思议。那是春节的前一天,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为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市社会福利中心决定实行全封闭管理。李清华主动对科室主任说:“如果需要,我可以常住单位守护孩子们。”
疫情就是命令。她立即全身心投入到了疫情防控的“战斗”中。每天早上6时半她就开始忙碌,消杀、查房、处置、换药、包药、写病历,有时深夜还要给孩子诊治,她忙碌的身影成为孩子眼中最温暖的记忆,李清华很快就成了孩子心目中的“代理妈妈”。“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在这个特殊时期,这些孩子都是我的家人,守护好他们是我的责任。”
李清华成为“代理妈妈”后,只好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他人照顾。李清华说,她的丈夫在郑州工作,两个年幼的孩子无人照料,无奈之下,只好委托大姑姐照顾孩子。每次提到孩子,她都是眼含泪水,言语间充满了对孩子的愧疚之意和对大姑姐的感激之情。
值得高兴的是,在市社会福利中心90多名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平安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如今疫情并没有彻底结束。疫情不止,战士不归。李清华说:“我是医生,也是党员,只有恪尽职守,才对得起这件白大褂,才对得起当初的入党誓言。”
责任编辑:王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