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娘家人”当“店小二” 打通服务发展“最后一公里”

2020-04-02 16:26:16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开栏的话

  “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习近平总书记的生动比喻,阐释了好的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在疫情形势向好、加紧复工复产的关头,我市召开高规格会议,紧扣发展“命门之穴”,动员全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推动全市整体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就是要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与疫情防控一样,这也是一场大考。今起,本报开设“营商故事”专栏,听一听谁的故事更暖,比一比谁的答卷更优。

  本报记者贾智勇通讯员苏晨

  为市场主体做好“娘家人”,当好“店小二”,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群众的满意指数……

  优化营商环境是地方政府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效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持续发力、稳扎稳打、多措并举、创新突破,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

  146项“最多跑一次”高频政务服务事项。

  1211项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录入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

  市直单位事项实施清单绑定率和业务办理项录入完成率均为100%,排全省第1位。

  据世界银行统计分析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将会使投资率提高0.3个百分点。近年来,全国各地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纷纷出台各类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去年,我市整合事项、再造流程、梳理完成企业开办、企业注销、道路运输等22类一网式集成套餐服务,并实现网上可办。为企业群众提供证照邮寄免费送达服务,办理邮政快递4万余件。

  我市编制了《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规范1066项政务服务标准,通过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验收。持续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进“互联网+监管”建设,梳理认领监管事项729项,覆盖监管事项主项472项,主项覆盖率64.75%,位居全省前列。

  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成功上线运行后,我市梳理录入事项131项,审批时限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以内,实现全链条、全流程网上办理,目前已录入管理系统办件300余件,位居全省第3位。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服务大厅,水、电、气、暖、排水、电信等报装业务全部进驻,全流程网上一窗受理系统受理办件量全省第3位。推行企业登记简易注销登记改革,企业登记审核“审核合一”,设立登记2个工作日内办结,变更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简易注销时间缩短50%,网上办“零见面”电子化模式办理业务占比85%以上,得到企业群众的一致好评。

  降低企业负担 让企业轻装上阵累计取消或停征收费事项29项。每年为企业及个人减轻负担约2.5亿元。

  税收优惠政策,2019年共减税降费41.5亿元……

  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本质上是营商环境的竞争。高质量发展的竞赛,本质上是营商环境的竞赛。为不断降低企业负担,我市去年全面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压减涉企收费项目。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措施、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税收优惠政策。探索推行减用户办电资料、减业务流程环节、减业务办理时限和零证预约容缺办理、办电零上门、办电零审批、办电零投资的“三减四零”新举措,2019年两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惠及我市工商业客户23.58万户。

  我市通过组织3次大型政金企对接活动,共达成1000项签约项目,签约金额378亿元。强力推动民营和小微企业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和百行进万企计划,明确重点支持范围和主办银行,并建立了民营和小微企业名录库,入库企业900余户,将新创小微和民营企业纳入对接范围。向114家企事业单位补贴研发费用5600万元,向252家企事业单位落实自创区普惠性政策奖励3554万元,引导推动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加大科研投入。

  同时,我市聚焦干扰项目施工、影响企业生产等违法行为,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强行供料、强买强卖、阻挠施工等行为,惩治了一批扰乱重点工程建设的违法犯罪分子,切实增强震慑效应,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此外,我市不断创新跨境服务模式,持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结合市应急转贷资金,我市筹措建立了5000万元规模的出口退税资金池。无纸化申报退税试点企业达343户,户数占比70%以上,无纸化退税额占比90%以上,一二三类企业的退税时间已由法定的5天、10天、15天分别压缩至3天、7天、10天。

  《关于加快推进新乡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新乡市加快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三大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若干财政政策的意见》等文件,这是我市近年来研究出台的文件。我市聚焦科技创新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利用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激发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抢抓国家、省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机遇,加快编制新能源汽车、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集群建设方案。我市豫氢动力、北方车辆仪表、百泉制药等12家企业获批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数量排名全省第2位。

  聚焦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市场化营商环境,今后,我市将建设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创造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培育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便利高效的投资贸易环境,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加快形成推动我市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让高品质的营商环境成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乡增光添彩的新标识。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