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军旗
用工需求大、工人难返岗,一度让众多企业皱眉头。平原示范区三级党组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筹各部门职能,设立党员服务岗,开辟绿色通道,当好联络人和“红娘”,打造复工复产服务“四个直通车”(即本地员工与企业、外地员工与企业、防疫和生产、企业“零跑腿”服务),助力企业快速复工复产。目前全区35家“规上”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疫情发生以来,平原示范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闻令即动、主动担当、创新有为,在疫情防控主战场,在复工复产第一线,让党旗高高飘扬。
紧握“早”字诀,全力应对。无论是率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第一时间启动全区联防联控机制,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还是精准发力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平原示范区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的部署要求,抓实抓细抓落地,紧握“早”字诀,早准备、争主动。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在企业复工复产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要求,积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统筹引领、牵线搭桥作用,把企业用工和群众务工有效衔接起来,提前介入进行统筹,帮助他们进行联系沟通,当好联络人和“红娘”,打造复工复产服务“四个直通车”。
上下“一盘棋”,协同发力。全区各级党组织把党建的力量“嵌入”生产经营,推动复工复产应复尽复、应动尽动。及时发布企业、施工单位用工信息,适当向贫困户家庭倾斜,让用工企业和务工人员高效对接,达到既解决企业用工难、又解决群众务工难“双赢”效果。企业复工复产以来,组织群众采取错峰办法,让群众分批次、分地块、分时段恢复农业生产,引领指导金秋发展服务有限公司为辖区内千味央厨、金鑫防护设备等重点企业输送急需工人500余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7名,残疾人43名。
当好“领头雁”,创新有为。该区推行“大员”上一线机制,做到亲自抓、负总责,指导和督促各乡镇、区直相关部门健全完善疫情防控相关机制,落实好网格化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好“头雁效应”,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各部门严格落实人员管控、物资储备、疫情防控方案制订、日常管理、宣传教育“五到位标准”,上好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双保险”。同时设立“党员服务岗”,为复工复产企业办理开通“绿色通道”,配齐备足防疫物资,为辖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