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现场
新乡网讯(记者李蕊通讯员李国庆)11月25日,在辉县市百泉镇石棚村的广场舞台上,一批来自农村的业余演员以特有的演艺技巧和唱腔,演出稀有剧种“落腔”,吸引了不少附近村庄的村民们前来观看。
尽管初冬的寒意已到,但是仍阻挡不了老年戏迷们对“落腔”喜爱的脚步,他们早早地带着板凳来到舞台前占位置。演出时间到,演员们披挂上阵,一开腔,就收到了台下戏迷的热烈掌声。“我小时候就看过这个戏,这个戏不常见,戏的剧情大多是咱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儿,现在能看到,真是太好了。”60多岁的王老汉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现流传于辉县市石棚村一带的“落腔”是河南省的稀有剧种,是在民间曲艺莲花落基础上形成的,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落腔”是1949年以前的称谓,也有写作“唠子腔”、“捞子腔”,后称为“乐腔”。“落腔”主要流行于豫北及与之毗邻的晋、冀、鲁交界地区。上世纪19世纪初,“落腔”落户于石棚村。石棚“落腔”戏剧班子目前排演了20多个剧目,多为民间小戏,角色以生、旦、丑为主,较有影响的剧目有《对绣鞋》《血衫记》等。该班子由30多个附近的村民组成,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在86岁,最小的也有50多岁,平时主要在重阳节等重大节日或者喜庆活动中演出。
相关链接:
据《上党府志》载,清朝道光年间,落腔已在中原盛行,早在1850年,“落腔”就登台演出,由此可见“落腔”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其唱腔优美别致,板式丰富多彩,有流水、二板、三板、八板、哭腔和绽板等,用的最多的是流水板和二板。“落腔”基本属于板腔体,但也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牌丝弦的演唱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众审美情趣的提高,“落腔”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观众群体日渐萎缩,剧团生存和演出条件受到限制,缺乏后继的表演人才。
责任编辑: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