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考657分再次诠释“自身努力”很重要

2020-08-18 13:30:02 来源: 平原晚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这几日,高考考取657分高分的儿子刚刚填报完志愿,封丘县李庄镇贯台村村民何美艳喜上眉梢。儿子超出本科一批线110多分的优异成绩,让这个家庭再次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平原晚报》8月11日A05版报道)

这条新闻不但是一个农妇战胜命运的感人事例,而且是一个寒门学子的励志故事,我们从中可以再次感悟出“自身努力”很重要的道理。

虽然王翰林考取657分不是封丘县的最高分,但是这样的成绩也不是轻易就能取得的。要知道,王翰林的家庭条件很差,不但住在黄河滩区,而且4岁时就失去了父亲,他就是典型的寒门学

子。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何美艳不识字,不但没有能力辅导儿子,而且也不能像富裕家庭那样给儿子报辅导班。

那么,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王翰林为何能考取高分呢?

遗憾的是,这条新闻主要是写何美艳“坚强迎来新生活”的,既没有写何美艳的育子之道,也没有对王翰林的学习情况进行描写,所以我们无法从这条新闻中得知王翰林的成才之道。

虽然我们不知道王翰林的成才之道,但是新闻报道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何美艳说:“只有通过自身努力,活得才更加有尊严,才能给孩子做榜样。”

我的理解是,“自身努力”不但是何美艳坚强迎来新生活的好办法,也是王翰林的成才之道,这个家庭的“自身努力真经”无疑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

价值。

“自身努力”,这句话简单明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王翰林面对家庭贫困从而抱怨命运不公,不能正确面对,就有可能自暴自弃、放弃努力,无疑就会走向成功的反面。

王翰林作为寒门学子,在家庭条件非常差的情况下,考取了657分的好成绩,其背后的坚强、刻苦和努力,既是很多人无法想像的,也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

学无定法,每个人的成长和学习都有自己的成功之道,王翰林能考取好成绩也是其他一些学生无法简单复制的,但是其所揭示“自身努力”的学习之道和成才之道是相通的。

客观而言,学生要想考个好成绩,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除了个别人的先天聪明起到了一定“辅助作用”之外,

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刻苦学习换来的,刻苦学习胜过好的家庭条件和任何辅导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对那些家庭条件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说,不要抱怨父母“没本事儿”,不要抱怨老天不公,不要抱怨今年的疫情影响,不要抱怨今年的题出得容易……首先应该扪心自问的是,你们努力了吗?你们做了多大努力?别人在努力时,你们在干什么?

进一步而言,王翰林这个寒门学子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是,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工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靠自身努力,坚强面对。否则,一切的抱怨都是失败的借口,不但苍白无力,而且于事无补。何不通过自身努力迎来新生活呢?希望王翰林的励志事例能给大家以更多的有益启示。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