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过太空的原武稻米种子 江阔 摄
这批稻米种子很不一般!它们乘坐着火箭漫游过太空,见识了宇宙,最后顺利回归我市的“稻米之乡”——平原示范区原武镇。
本报讯 (记者 丁艳冰) 6月18日,平原示范区原武镇的农技专家、乡镇干部和稻米种植户欢聚一堂,为搭乘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40克原武稻米种子“接风”。在太空遨游了3天,又经过1个多月的等待,这批特殊“客人”终于顺利回到家乡。
为把平原示范区原武镇的大米品牌发扬光大,把“中国第一米”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进一步提升稻米品质,借力太空育种,原武镇于今年3月主动对接中国航天育种试验部门,将原武水稻品种中曾获全国稻米金奖的“水晶3号”送上太空。
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相距2000多公里,原武镇党委书记杜兴平、分管副职赵学堂以及农技专家李兴奇,通过手机密切关注着火箭发射的消息,他们希望这精挑细选的40克1500粒原武稻种遨游太空后,能为“稻米之乡”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3日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顺利返回地球。又经过1个多月的等待,6月18日,珍贵的“太空种子”从北京“飞回”原武镇,在赵建华米厂的试验基地“安家”。三分之一的“太空种子”将在这里进行培育,剩余的三分之二将采取南繁加代育种技术在海南培育。
据了解,航天育种是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将植物种子、幼苗等带到太空,利用宇宙空间特殊的环境,如微重力、高真空、宇宙射线、重粒子、交变磁场等因素,使植物种子的基因排序发生变化,再返回地面进行栽培,以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此次借助太空育种技术,重点为了提升原武大米的品质和抗病性,将为当地的稻米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消费者带来更高品质的“口粮”。
责任编辑: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