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变化(三) 疫情催生“全民皆是大厨” 线上忙碌“万物皆可外卖”

2020-03-16 11:48:45 来源: 平原晚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图均为宅在家里的市民制作的各种美食

疫情防控的1个多月里,市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生活变得异常简单,开始关心粮食和蔬菜。于是,一批人走进厨房,一不小心就成了厨艺界“平淡无奇”的小天才。又有一批人,则涮火锅、吃湘菜,足不出户就能遍享八大菜系,过上了“万物皆可外卖”的宅生活。

□记者崔敬刘萌萌文/图

昔日“手残党”速变“大掌勺”

平时约上家人朋友或去吃顿美美的饭菜,或去茶饮店喝上一杯喜欢的奶茶……对于不少市民来说,这些平时很容易做到的事,在疫情期间却成了一种“怀念”。

不过,也正是心中的这种“怀念”,让很多市民为了满足自己的味蕾,宅在家里各种尝试,朋友圈里也是频晒自己做的美食。疫情期间,不少“手残党”变成了大厨,给疫情期间的宅生活带来了特殊的乐趣。

家住牧野区的付女士经营女包生意,平时做饭这项活儿一直都是父母做。疫情期间,无法做生意的她除了在家陪父母孩子看电视外,还学会了做多种美食。想起前些日子自己做的凉皮、胡辣汤、肉夹馍、卤肉、糖糕等各种平时根本不会做的美食时,付女士心里美滋滋的。

付女士说,平时她对美食、小吃非常喜欢。疫情发生后,饭馆和小吃店都停止营业,为了解馋,她就在家里学着做各种美食。为了做成功,她除了在手机视频里学着做,还打电话咨询闺蜜。通过自己的尝试,她做的饭菜品质赢得了家人的一致好评。

“老爸老妈喜欢我做的凉皮、糖糕,老公喜欢我做的肉夹馍,女儿喜欢我的草莓冰糖葫芦……疫情发生后,没想到我这个‘手残党’竟然一下变成大厨了,真是挺意外的。”付女士这样说。

朋友圈里“晒老公”奖励“红花”以鼓励

“一场疫情把我家大哥的各种潜能都挖掘出来了。鲜榨果汁、自制牛排、炸带鱼、烙馍卷肉、炸薯条,中式烤肉、腐乳肉、烧排骨……把我想吃的基本都学会了,重点是卫生也搞得很干净,发个朋友圈表扬一下。希望以后在赚钱和照顾我的路上越走越远,特发小红花一朵,以此鼓励。”前几日,市民刘先生在朋友圈看到了朋友发的一则生活动态。

疫情发生后,很多平时忙于工作、忙于生意的家庭男主人开始“转行”当大厨,宅在家里给家人做美食的并不在少数。家住未来城小区的孔女士回忆起丈夫做的凉皮,至今还回味无穷。

“疫情期间,老公在家闲着无聊,就做各种美食。他先是跟着视频一步一步操作,然后又开始各种创作。总之,疫情让老公学会了做各种美食,我和女儿只负责品尝,想想可真高兴。”采访中,孔女士笑着说。

和孔女士的丈夫一样,家住环城南街的李先生在疫情期间也大显“身手”,在家给妻子和孩子做各种好吃的饭菜。李先生说,平时他工作非常忙,很少和家人一起吃饭。疫情期间,他除了陪家人外,还主动担起做饭这项家务活儿。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心里感觉很幸福。

商家奉上“外卖安心卡”全程无接触守护舌尖安全

从春节以来,位于中原路的一家小吃餐馆一直在进行线上销售。从开始的顾客寥寥到现在每天接单近百,负责人赵女士深有感触。她介绍,为了保障顾客舌尖上的安全,在每天的外卖食品制作中,餐厅坚持每日定时消毒、厨师测温、打包员测温,骑手进店后也要先进行测温。

同时,餐馆还会为顾客准备一张手写标注所有接触者体温的“安心卡”。遇到订单较多的情况时,会在外卖平台醒目位置展示电子版安心卡,方便顾客下单时查看。

“配送全程戴口罩,每日测体温,餐箱定时消毒。”这一个多月以来的送外卖经历,让23岁的外卖小哥朱先生印象深刻。他说,这个春节已经不是赚不赚钱的事了。当市民都在家里不能出来的时候,外卖员的意义就跟以前不一样了。“每送一份餐,都是在为抗击疫情做贡献。”

在裕康家园小区卡点外,外卖小哥朱先生正在等待顾客下楼来取餐。根据他和顾客的协商,他会把外卖餐盒放置在指定位置,避免面对面的接触。他说,疫情防控期间,采用“无接触配送”的订单占到了整体单量的80%以上,且每一单外卖都使用“无接触配送”服务的用户占到了六成。

据了解,疫情特殊时期,人们在闪购平台的连锁超市门店中,购买生活必需品的订单量涨幅明显。米面粮油、调味品、生鲜果蔬、休闲食品等品类的商品销售额较去年同比增长400%。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