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荒滩点燃绿色希望 ——记平原示范区韩董庄镇杨厂村的振兴之路

2020-07-06 10:34:27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成片的樱花海棠林里包围着一个整洁祥和的村庄,一群喜鹊在枝头嬉戏,像是对这片曾经的荒滩透出的绿色表达由衷赞美——这就是平原示范区韩董庄镇杨厂村。不可想象的是,2019年年底村子周边还是一片荒洼地,沟壑纵横,土地荒芜,颗粒不收,是杨厂村人的一块“心头病”。
 
杨厂村北部紧邻黄河大堤,距离平原示范区主城区仅4公里,距离郑州黄河公路大桥8公里,辖胡窑村、前杨厂村、后杨厂村和小任庄村4个自然村,村民3183口人,曾是省级贫困村,有贫困户31户93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振兴是保障。如果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辆4轮驱动的汽车,组织振兴就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核心部件。杨厂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创新提出了基层组织“五个一”建设,即:建好一个基层组织阵地、营造好一个党建氛围、坚持好一个工作制度、每月组织好一次党员活动和打造好一支党员队伍。杨厂村党支部一边带领党员干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边通过建立完善各类机制管好党员队伍。仅仅两年多的时间,杨厂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走到杨厂村,村委会门前“党旗红、事业兴”几个大字和鲜红的党旗首先映入眼帘;党群活动室、党群服务大厅等洋溢着浓厚的党建氛围,村委会已成为党味浓、服务好、人气旺的红色阵地和精神家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重点。“只有大力发展村内产业,让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参与进来,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致富力量。”省委办公厅驻杨厂村第一书记李汝江说。为快速培植主导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实现自我发展,杨厂村积极招商,并成功引进了河南由甲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到村里投资建厂,形成了以净菜加工为主的蔬菜加工基地。基地加工后的蔬菜,直供三全、思念、白象等食品企业。同时,通过基地的发展壮大,有效带动了杨厂村及周边村的蔬菜种植,累计流转土地2000余亩,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另外,杨厂村充分发挥省委办公厅驻村的优势资源,利用省派第一书记扶贫资金,规划建设了“柒街捌巷”商业街,将村委会、文化广场及特色小吃街联合规划、共同打造。通过对外租赁,每年增加1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填补了杨厂村集体收入多年的空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振兴是关键。杨厂村紧邻黄河大堤,加固大堤时就近取土留下了许多土坑,地势高低不平,土质偏硬,种植庄稼影响收成。如何变废为宝,给群众创造一条快速的致富门路和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镇、村干部下决心在这片荒滩地上做文章。经过长期的考察和论证,根据杨厂村的地理位置、荒滩土质,村“两委”决定在这片荒滩上种植樱花、海棠景观树,并依托规模景观树林,打造一个集吃、住、行、游、购、乐一体的都市近郊游和婚纱摄影基地,让荒地变成“绿色银行”。
 
“耳闻不如眼见,眼见不如兑现”。在我市2月下旬按下复工复产“启动键”后,村“两委”就带领党员群众立即投入到植树造林工作中,分区域、分时段、分批次,器械和人工紧张而有序地开展工作。100多名党员群众从天亮干到天黑,丈量、画线、挖坑、下苗、填土、浇水,没人叫苦喊累,没人泄气埋怨。因为他们心里有个期盼,就是希望树苗早日成林、成材、成财。
 
在千亩樱花海棠园的实施过程中,从土地流转、劳动力使用,再到后期管护,杨厂村都优先考虑贫困群众,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就业机会。樱花海棠园直接流转贫困户土地20户90余亩,贫困户用土地入股,每亩地年收入1300元,80多名贫困群众受益。同时,依托杨厂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高钙菜、中草药等,优先聘用贫困群众参与苗木的后期管理、销售和分红,直接带动6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预计人均年增收2.3万元。
 
“打造千亩樱花海棠林,就是要给杨厂村甚至周边村打造一个可持续性的收入来源。通过‘绿色银行’让村民栽下叶子、流下汗水、种下希望,将来收获更多美景和票子。”李汝江说。如今,樱花海棠树个个吐新绿,甜了村干部的心,也暖了村民的心。 (王通伟)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