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生机勃发看左岸

2020-09-19 09:44:31 来源: 河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作者: 李虎成 代娟

黄河流经河南新乡174公里,流域面积41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9.5%,其中滩区面积797平方公里,为河南省最大,占河南省滩区面积的44.3%;滩区人口最多,共76.12万人,占河南省滩区人口的近60%;滩区迁建人口15.98万人,占河南省滩区迁建人口的53%。

自去年9月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以来,新乡市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强大动力,以郑新一体化发展为重要支撑,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统筹推进全市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生态保护的展示区、乡村振兴的实验区、自主创新的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黄河文化传承创新的样板区,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平原示范区黄河左岸俯瞰图 孙蓓 摄

坚持生态优先 狠抓黄河流域环境“大保护”

走在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境内的黄河大堤上,两侧种植的常青树种,形成层次分明、四季有景的生态廊道,置身其中,像是进入了一幅绿色画卷。

滩区内,还有一条正发生着巨变的幸福渠。它曾经是一条宽约25米的普通农业灌河,河浅路窄,作用有限,如今,为满足防洪、灌溉及滩区休闲观光需求,被拓宽至60米,将通过布置绿化及景观休闲设施,实现规划范围内全段的生态与休闲功能。

新乡市坚持“生态优先”,把生态优先作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全面提升黄河流域生态质量。

“三大工程”抓防治。深入实施蓝天工程,持续强化“六控”措施,截至8月底,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5天,PM2.5、PM10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4.5%、20%。持续实施碧水工程,对流域所有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同步推进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保护,黄河流域的水质由轻度污染变为优良。大力实施净土工程,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加快治理与修复,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有序推进。

“六大廊道”促提升。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国土绿化,重点抓好174公里的沿黄大堤生态廊道、66公里的沿黄河生态观光廊道、63公里的沿幸福渠穿滩公路廊道、53公里的天然文岩渠生态廊道、300公里的沿高速高铁生态廊道、总里程57公里的10条进滩公路生态廊道建设。去年冬天以来,全市共造林35.72万亩,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352%。

“六大节点”铸精品。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精品节点,实现以点带面,重点以国家生物育种中心为平台,规划建设绿色科创小镇,打造中原现代农业硅谷;以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升为抓手,擦亮鸟类保护新乡名片;以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为载体,打造中原国家植物园;以博浪沙森林公园为主体,打造国家级黄河森林公园;以洪庄万亩槐林为依托,打造“金溪谷”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样板区;以陈桥湿地为基础,打造集文旅康养于一体的“中州水镇”。

 滩区好生态,鸟儿竞相来。资料图片

确保大河安澜 实施黄河流域“大治理”

新乡坚持“要在治理”,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确保黄河岁岁安澜。

“三条防线”保安澜。第一条防线是沿黄控导工程连接线,将16处控导工程连点成线,可将6000流量以下洪水控制在主河槽以内,去年五一建成,今年汛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条防线是幸福渠及幸福路拓宽改造工程,可将10000流量以下洪水控制在幸福渠以南,一期43公里正在推进,二期20公里前期工作已经启动;第三条防线是黄河大堤加固提升工程,对不能满足防洪要求的堤坝全面整修,确保将22000流量以下洪水控制在大堤以内,有效提升防洪能力。

“两项治理”补短板。围绕提高行洪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深入开展河道综合提升治理,全力推进贯孟堤恢复扩建、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等工程;坚决打好“四乱”歼灭战,黄河干流新乡段涉及的124个问题全部销号,受到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以平原示范区嫩滩、中滩、高滩“三滩分治”为试点,深入开展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加快生态修复、涵养、重塑,打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空间格局;持续推进滩区居民迁建工作,今年将全面完成15.98万人搬迁任务,过去贫瘠落后的滩区正逐步成为群众幸福的家园。

“三网一治”强硬件。持续抓好滩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完成路网、水网、林网规划,10条进滩路已有8条通车或局部通车;加大滩区土地综合整治力度,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利用效率,为滩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预留空间。

荒滩变成花果川 资料图片

黄沙滩变“花果川” 力推种植结构“大调整”

“盐店庄,人真能,种桃种出大文明,过去穷荒滩,现在花果山。”在平原示范区盐店庄村,当年曾经远近闻名的万亩穷荒滩变身万亩桃园,不仅能三月赏花,六月品桃,还能从每年5月至11月,采摘分批次第成熟的各种桃子。

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基础。新乡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按照“四优四化”的要求,稳步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着力建设“四园一场”,昔日的黄沙滩正在变成今日的“花果川”。

一是“果园”,积极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等农业科技院所对接合作,种植优质高端果树品种,建设滩区的四季果园,鲜桃、葡萄等一批高品质瓜果远销省内外;

二是“菜园”,大力推动蔬菜标准化、规模化、智慧化生产,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滩区农户种植营养价值高、绿色无公害蔬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着力打造郑州大都市区的“菜篮子”“大厨房”;

三是“花园”,沿黄各县(市、区)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依托原有花木生产基地,加强与花木科研院所合作,建设花卉苗木观光园区,万亩桃花、万亩槐花、万亩油菜花连片成方,呈现春夏百花争艳、秋冬瓜果不断的景观;

四是“游园”,重点对堤外特色文旅资源改造提升,依托现有自然景观打造湿地公园等大型游园,利用“宅改”腾退的宅基地建设村民休闲娱乐的小型游园,大力发展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民俗体验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让周边市民“走进农业、感受乡愁”。

五是“牧场”,发挥滩区饲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坪、菌草种植,平原示范区千亩草坪、长垣市万亩苜蓿、原阳县菌草种植等已初具规模,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去年完成种植结构调整10.75万亩,今年计划再完成10万亩以上。

滩区廊道绿化效果凸显 孙蓓 摄

节约集约用水 促进水资源利用“大提升”

新乡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立足“节约”控总量。严格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加快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和节水城市建设,被评为河南省节水型城市。

坚持“集约”提质效。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三条红线”倒逼产业结构升级,严控高耗水、高污染项目。2019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6年下降16.6%;发挥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所在新乡的优势,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业灌溉年均节水2600万立方米。

连通“水系”优配置。坚持“大中小微”并举、“引提蓄调”结合,实施全市南北水系连通工程,科学调配黄河水、南水北调水,去年共引黄河水10.38亿立方米、南水北调水1.15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新乡还注重科技创新促转型,以项目建设为支点,坚持交通先行、生态共建、产业协同、污染共治、安全同保,不断优化城乡布局,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新乡市委书记张国伟表示,该市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千方百计抓住用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坚持全市“一盘棋”,抢抓机遇,担当作为,统筹抓好黄河流域的治理和保护工作,大力推进沿黄生态带建设、滩区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奏响出彩的新乡乐章。(河南日报记者 李虎成 代娟)

(原载于2020年9月18日《河南日报》20版)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