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防控莫放松。餐饮单位在遵守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各项规定、规范开展经营活动的前提下,严防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进入餐饮场所,合理控制排队及就餐人员距离,提醒并保障考生及家长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就餐,防范交叉感染。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及其分支机构、自建网站餐饮服务提供者,要加强送餐人员健康及卫生管理,确保送餐容器、箱、车清洁,每日至少进行两次清洁消毒,实施“食安封签”和“零接触”配送。考生及家长考试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就餐,如需外出就餐时要严格落实各级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和要求,绷紧弦、不松懈,不搞群体性聚餐。
二、消费场所宜精选。考生应尽量在家或在学校食堂用餐,在外就餐或网上订餐时,首先要选择证照齐全、环境卫生整洁、食品安全量化分级B级以上或公示“笑脸”的餐饮单位,其次要选择有“明厨亮灶”的餐饮单位,可以用手机下载“舌尖安全网”App或者电脑登录“舌尖安全网”,通过在线视频监督餐饮单位加工制作食品的全过程。食用前要注意检查食物感官性是否异常、是否新鲜、是否烧熟煮透、餐具是否洁净,不要食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畜禽及水产品。尽量不食用街头摊点经营的食品,不在学校周边流动餐饮摊贩就餐。就餐结束时,应索要发票等消费凭证。
三、家庭用餐防风险。在家就餐时,不要购买腐败变质或过期食品;不购买和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品;制作食物前应确认食材新鲜、无变质;食品原料要清洗干净,应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烹饪食品应烧熟煮透;食用时令瓜果要充分浸泡、洗净,以去除农药残留,最好去皮后再食用;不食用容易导致身体不适的饭菜(如四季豆、野生蘑菇、生鲜黄花菜、发芽发青土豆、来历不明的野菜等);慎用高风险食品(如凉菜、外购卤菜、冷食等);尽量不要食用隔夜饭菜。家长送餐,请尽量缩短送餐时间。
四、科学饮食很重要。考生要注意科学饮食,注重营养搭配,多食用清淡营养的食品,少食用油腻和生、冷食品,提倡喝白开水,不喝生水和散装冷饮,切忌暴饮暴食。谨慎选用保健食品,科学识别虚假广告特别是以宣传强化记忆、补充大脑、吃了记性好等夸大保健品效果的广告,要保持理性消费。
五、出现问题快就医。考生就餐后如出现剧烈呕吐、腹泻等不良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保存就诊记录等,及时拨打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电话“12315”。
注意!田螺、小龙虾、四季豆、发芽土豆入列“禁用名单”
目前,我省大部分学校已经复学,为保障师生在校的饮食安全,6月19日,河南省市场监管局针对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发布提示。
一、学校禁用食品要牢记
(一)学校食堂禁用食材
1.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牲畜甲状腺、肾上腺及其他不明动物的组织、器官、脏器;
2.田螺、小龙虾、河豚、河蚌、死的甲鱼或黄鳝等高风险水产品;
3.发芽发青的土豆、鲜黄花菜、四季豆(芸豆、云扁豆、菜豆等)、霉变红薯,野生菌、来历不明的野菜;
4.浸泡时间过长而变质的木耳、银耳或米面制品(米线等);
5.没有完整标识的散装油、非本食堂加工的馅料、肉串及散装熟食制品;
6.工业用盐或来历不明的“盐”类物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馒头、发糕等面制品不能添加),合成着色剂(日落黄、柠檬黄、油性色素等)以及吉士粉。
(二)学校食堂禁止供应食品品种
1.超出经营许可范围供应的食品。
2.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托幼机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院校的学生食堂不得制售生食类、冷食类食品(不含水果)、裱花蛋糕,不得供应未烧熟煮透的豆浆,已变黏的酸菜咸菜;不得外购散装熟食肉制品。
3.采用校外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不得配送冷食类食品(如沙拉、寿司、凉菜、冷面、凉皮等)、生食类食品(如刺身)、自制冷冻饮品(包括冰淇淋、酸奶、乳酸发酵饮料、鲜榨果汁以及其他冷冻饮品)、裱花蛋糕以及其他冷加工糕点。
二、校园周边饮食要留心
(一)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场所清洗消毒和人员健康监测,学校师生也应尽量少去或不去校园周边用餐或购买零食。需要在校外就餐时,应选择到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相关证件在有效期内)的餐饮单位就餐,不到无证小店和街边小摊就餐。
(二)需要网络订餐时,应选择合法合规的供餐单位,注意查看店铺“商家信息”模块中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营业执照信息,特别要留意食品经营范围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等关键信息,且少订购高风险食品(如四季豆、生食、冷食类),验收后尽快食用,并保留相关消费凭证,以备维权所需。
(三)购买零食时,要到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经营单位购买,要查看标签标识,观察是否新鲜,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有无鼓包(涨袋、胖听)、有无颜色变化、有无出现异味等现象,不贪便宜购买“五毛食品”,不购买“三无”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