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未成年人网络打赏可以退还

2020-05-21 09:40:28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5月19日,最高法明确规定,在合同案件审理中,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在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高额“打赏”,应向监护人返还款项。此前已有不少未成年人打赏花光家中积蓄的案例,一份来自江苏消保委的调查显示,最近未成年人充值容易退费难,家长面对高额充值的追回力不从心的相关投诉大幅增加,不少软件实名验证流于形式,且存在诱导打赏的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中明确规定,关于合同案件的审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成年人在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过程中,通过充值、“打赏”等方式支出的款项如果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则该付款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行为,需要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才能发生效力,如果法定代理人不同意或不予追认,则该行为无效。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条规定虽然以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主要对象,但对于不满八周岁的孩子们来说,因为他们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游戏所花费的支出,一律应该退还,这是依法所能得出的当然结论,所以指导意见没有专门规定。二是在支出款项的数额方面,本条规定没有采用“一刀切”的做法,而是将应予返还的款项限定在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这一点在具体案件中可以由法官根据孩子所参与的游戏类型、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判定。文/本报记者 温婧 孟亚旭

  延伸阅读

  多款APP打款容易退款难

  今年4月,江苏省消保委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江苏全省消保委系统受理未成年人网游类投诉425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60%,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未成年人充值容易退费难,家长面对高额充值的追回力不从心。

  调查显示,不少软件并没有遵守此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限制。一些软件的实名认证流于形式,如可通过微信、QQ、手机号码等注册或点击授权直接登录;还有的软件未成年人实名认证后充值额度不受限,这与上述“通知”中“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的规定不符。不少类似软件还会在打赏时对用户进行诱导,包括单次打赏时,页面有连击提示或者自动勾选数量等。从媒体报道和江苏省消保委接诉情况看,未成年人充值退款流程复杂,除了要求家长提供身份证、账号等证据外,甚至有要求提供未成年人充值时的监控视频等证据,同时很多家长遭遇游戏企业拖延推诿等问题。

  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推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其中规定,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均须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文/本报记者 温婧)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