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市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多措并举壮大扶贫产业。重点抓好花木、中药材、烟叶、蜂产品、食用菌、蔬菜、优质小麦、“三粉”等8大优势种养产业。着力打造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培育5镇10村旅游示范基地。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网络服务体系,建成县级电商扶贫公共服务中心5个,乡(镇)服务站49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112个。建设扶贫工厂(车间)20个,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带贫经营主体,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72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675个,培育带贫经营主体155家。持续深化“四个一百”专项行动,帮助22家企业实现脱困,推动带贫经营主体复工复产,保障扶贫农产品的销售;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谋划实施产业项目,培育了一批年集体收入30万元以上的强村富村。
在金融扶贫方面,该市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了金融精准扶贫产品——扶贫小额信贷,其主要政策要点是“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许昌市金融系统坚持扶贫小额贷款主方向,丰富精准扶贫企业贷款新途径,不断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总金额超过25.8亿元(含企业贷),先后使3.22万户贫困户受益。”许昌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陈晓明说。
为促进贫困群众实现持续增收,许昌市利用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群众紧密联系的天然优势,通过吸纳务工、订单收购、代种代养、入股分红和土地流转5种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群众嵌入产业发展链条。同时组织农业技术扶贫专家、科技特派员、产业发展指导员1242名,开展技术服务、问题咨询和创业培训;利用丰收节、国家扶贫日等活动载体,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扶贫产品宣传、推介活动,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每年组织产销对接活动10场次以上,有效解决了扶贫产品“卖难”问题。支持扶贫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地理标志认证。全市认证绿色食品1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培育河南省农业知名品牌16个,名特优新农产品25个,持续提升了扶贫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许昌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燕表示,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的收官阶段,产业扶贫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许昌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重要论述,把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产业扶贫内涵,挖掘新潜力,拓展新模式,注入新动能,为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实现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