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50家标杆房企前8个月月均拿地均值为1906.4亿元,明显高于2019年月度均值。其中,33家房企月均拿地金额超过2019年月度均值,融信中国等房企前8个月月均拿地金额较去年增加一倍以上。
“疫情带来销售压力但也带来低价拿地的窗口期,尤其在非招拍挂市场,一般房企的投拓部门都会关注‘产业勾地’、城市更新和收并购等多种渠道去扩充土地储备。”某TOP20房企区域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当下的房地产市场,全国化的房企基本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布局,进入新城市不再是其业绩考核焦点,管理层开始考虑的是如何提升单个城市或区域效能问题,因此高能级城市土地市场竞争很激烈。
百强房企拿地规模攀升
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TOP100房企拿地总额21162亿元(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拿地规模同比增长7.2%。TOP100房企拿地投资门槛值升至54亿元,环比增长10.2%,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55.2%。
“多数房企拿地不输去年,拿地强度同比增强,合作拿地权益金额占比增长,部分房企通过收并购增加土地储备。”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李建桥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分阵营来看,TOP11-20房企投资最积极。
具体来看,TOP10房企规模持续领先,土地储备充足,发展更趋稳健,拿地强度最保守,拿地销售比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至31.9%;TOP11-20和TOP21-30阵营企业对规模的适度增长仍存在需求,部分企业拿地意愿较为积极,其中,TOP11-20房企拿地销售比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至51.2%,为各阵营最高;TOP21-30房企拿地销售比涨幅最高,同比增长9.3个百分点至46.9%;TOP31-50房企拿地销售比显著低于平均值,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至36%。
“上半年房企融资环境较为宽松,不少企业储备了大量资金,想在疫情后楼市恢复较快的城市拿地,短期拿地数量增加。”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5月份之后,土地市场转热,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市场,房企均在积极重仓式布局。
另据贝克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杭州、上海、北京、苏州、宁波、武汉和广州等7个城市土地市场成交金额超过1000亿元,另有重庆、温州、佛山、福州和无锡等城市土地出让金额均超过700亿元,可见这些城市是房企投资拿地的重点深耕城市。
收并购成重要拿地渠道
深耕重点城市,这是今年多数房企的布局新战略,背后的原因多是已经完成全国化布局版图,没有必要花费大量资源和资金新进入一个城市,同时,新进入城市若不是高能级、经济活力较好城市,贸然进入也有风险。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意味着多数房企要在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竞争取地,且要拿到成本较低的土地,才会保证毛利率,否则将会对上市房企的利润空间造成很大挤压。
“拿华南市场来说,本地房企本身资源就较为集中,想在这个市场发力,其实前端取地竞争压力很大。不过,在‘三线四档’(按照‘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及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的触线标准,将房企分为‘红、橙、黄、绿’四档)限制下,房企融资受到限制,预计接下来土地市场将会冷静一下,资金链相对充裕的房企四季度将有机会获得更多土地储备。”上述TOP20房企区域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尤其在融资收紧局势下,一些中小房企有可能承受不住资金压力而断臂求生,市场的收并购机会将会越来越多,这种取地方式也将成为房企拿地的重要渠道之一。
众所周知,在公开市场竞拍拿地,往往会让房企付出巨大代价,尤其在限价政策限制下,企业毛利率平均水平呈现出下滑趋势。在这个背景下,不少房企都在利用多种资源拓展拿地渠道,比如参与城市更新或者产业勾地等,但这两种方式往往需要跟踪多年,尤其在城市更新领域,项目转化周期长,会沉淀资金。但收并购项目一般可以较快回笼资金,符合房企快周转策略,毛利率水平一般也不错,是优化投资结构的重要手段。
“招拍挂市场和收并购的市场,我们都在关注,公司对新拿土地有标准,一般IRR都要在20%以上,因此要从全市场中寻求机会。”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过,就当前来说,“促销售、稳现金流”仍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在上半年疫情修复期经历一轮补库存后,整体投资仍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