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伊始,光山县为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推出本土电商平台“易采光山”,目前共销售全县各类农产品1000多万元,县长因为鱼塘边“直播带货”卖出3000多公斤鲜鱼,成了“网红主播”。不经意间,“易采光山”成为撬动县域消费的支点。
见微知著。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全球生产和需求遭受全面冲击,外需受到明显抑制,我们的前进道路上,横亘着新的困难和挑战。扩大内需是抵御外部风险的关键,找准支点拉动消费,加快形成强大内需市场,尤为重要和迫切。
中小企业是就业主阵地。疫情对中小企业影响大,一些居民收入减少,花钱精打细算;为防控疫情,人们尽可能不进店购物,线下传统消费锐减,我省消费市场暂时遇冷并不奇怪。让人惊喜的是,我省的生鲜电商、在线教育、远程问诊等新兴服务需求快速扩张,这充分证明消费需求只是暂时被抑制、冻结,消费升级仍在提速,我们的消费市场还是那片辽阔“蓝海”。
购买力强弱,决定着消费景气的高低,即便很想买买买,如果钱包瘪瘪,也只好一声叹息。疫情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当下,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硬核”支撑,是让老百姓有钱花、放心花。我省是人口大省和劳务输出大省,中小企业解决了八成的城乡居民就业,复工复产再加速,更多岗位和更多就业才能接踵而至,钱包自然会鼓起来。我省现有贫困人口总量全国第二,脱贫攻坚任务重;育幼养老服务能力缺口较大,公共服务能力有短板弱项,办好民生实事,为民分忧解难,才能提振消费信心和意愿。如今,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健康生活消费站上新“风口”,我省医疗需求大,但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健康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健康中原建设再加速再提质,消费就多了一个增长点。
形势既明,赶快行动。让老百姓有钱花、放心花,要向复工复产要效率,打通“堵点”、补上“断点”,启动实体商店消费,保持线上消费热度不减,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强劲回补,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就业,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牢牢抓在手上,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切实做好兜底保障,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稳物价保供应,营造放心、安全的消费环境,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发展健康产业,增加健康服务和产品供给,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尽可能不得病、少得病,构建健康中原新生态,用更多“健康红利”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做强新支撑。
河南“健康码”与全国31个省区市实现互认;一季度,我省约1835万农民工安全返岗复工,与往年规模基本持平,复工复产持续提速扩面;今年以来,省财政累计下达资金近80亿元,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河南各层级购买、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22亿多元,有效防范因“疫”致贫返贫;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健康需求,我省将实施“健康+”行动,推动健康与食品、养老、旅游、互联网等产业相融合,加快建设一批健康养老、休闲旅游、户外运动、体育赛事等健康产业基地……纷至沓来的好消息在宣告:春光正好,消费趋旺。
相关推荐
·产销两旺,才能真正走出疫情影响——旺消费、增活力系列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