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价格监测战线的“逆行者”:17年依旧坚守同一个“战场”

2020-02-11 13:43:54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裴熔熔

  在千家万户安稳居家躲避疫情的关键时刻,郑州各大菜市场和超市却出现了一群“逆行者”。

  他们每天上午9点准时出现,询问记录猪肉、蔬菜等各类食材的价格,下午两点前层层上报,为郑州市民架起一道物价“守护网”,保障疫情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的稳定。

  他们就是郑州市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

 

  “已经习惯了,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每天晚上,郑州市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主任杨启亮会在工作群中发布一条信息:“明天上午9点,请各位到农贸市场、超市,了解一下精瘦肉、五花肉、排骨等价格。”

  “我去大商”

  “我去中原路农贸市场”

  “我去家辉”

  “我去工人路农贸市场”

  ……

  消息一发出,郑州市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9名工作人员即刻响应,不需动员,不用分派,迅速报出自己次日将要奔赴的地点。

  第二天上午,去农贸市场的工作人员,跟随长长的队伍,排队提交信息、测体温,进入市场,仔细询问每个摊位的猪肉价格;去超市的,跟着人群耐心等待;隔离在家的,委托家人到小区超市采集拍照;扭伤了腰的,也要咬牙坚持到农贸市场,只因自己是共产党员……

  9点以后,工作群再次活跃起来,工作人员陆续发回了各自采集的价格。将近10点,数据汇集完毕,结合各监测点上报数据,工作人员开始整理、研判、分析、形成报告,然后上报国家发改委,河南省发改委,郑州市联防联控办公室,郑州市委、市政府。

  这一看似固定化的流程,已经成为疫情期间,郑州市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常态。

  在封城、封小区、关闭店铺、限时营业的全面防控之下,人人时刻铭记“不出门、不串门、不聚集”,但价格监测工作者却需要逆向而行,深入人流较多的药店、超市、农贸市场。

  不过,杨启亮对记者笑称:“已经习惯了。价格监测工作是政府全面了解市场,适时进行宏观调控的‘眼睛’。及时发现市场异常波动,第一时间上报价格信息,提出预测预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大年三十全员返岗

  启动主要食品和防疫用品应急监测

  作为全国36个大中城市之一,郑州市的物价水平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的测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重大疫情面前,守护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的稳定,更是事关稳定发展大局。

  杨启亮对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介绍,大年三十以后,郑州市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9名工作人员就已结束休假全部在岗。继年前的猪肉应急监测之后,全面启动主要食品和防疫用品应急监测。

  在全员迅速确定了监测点、监测品种、上报时间之后,即刻展开工作,到药店了解口罩、酒精、莲花清瘟胶囊等防疫相关物品的销售价格、销量情况,市场是否存在囤积居奇乱涨价行为。每日形成详细情况说明并上报,为政府掌握市场动态、调配物资提供可靠依据。

  大年初二下午,价格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就敏锐地发现了个别超市有抢购方便面、挂面的苗头,立即到商店超市进行市场实地调查巡视,并迅速联系万邦等批发市场了解供货情况。经过仔细分析研判,向政府提交了分析报告:郑州市场主要食品供应基本充分,价格相对平稳。

  “如果是平时,我们一周去两三次市场就行,也不用每个人跑一个点,因为会有专人给我们报价格信息。但是疫情来了,为了保障他人的安全,我们必须每个人都深入市场采价,更好地打好疫情期间的这场价格守护战。”杨启亮说。

责任编辑:韩晓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