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起丨探访防控一线的检疫“老兵”

2020-02-02 11:20:37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河南日报记者郭戈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蒋晓芳

  1月31日5时,鹤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疫检测中心副主任王瑞兴走出PCR(基因扩增)实验室,结束了对43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样本的核酸检测工作。

  在负压环境下连续工作近7个小时,普通人根本无法承受,连王瑞兴这样的“老兵”也头昏脑涨、浑身乏力,但令人欣慰的是,这43个疑似病例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此时,如能回家洗个热水澡、舒舒服服睡一觉该有多好。但王瑞兴做不到,他只能回办公室凑合着眯一会儿,8点又将开始新一轮疑似病例样本的接收及检测工作。如此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在鹤壁市疾控中心卫生检疫检测中心已持续长达12天。

  “我们中心主要负责接收县区医院采集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样本,通过试剂对其检测和复核,判定是阴性还是阳性,之后再将结果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王瑞兴告诉记者,作为防疫工作关键的“判案者”,他和实验室的同事们不敢有任何松懈。

  1月中旬以来,为确保疑似病例样本及时得到检测,该中心的工作人员需要24小时待命。遇到检测样本数量较多时,别说休息了,哪怕站起来伸伸腰、活动活动颈椎,对他们来说都是奢侈的。

  “进实验室前需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防护服穿脱都很麻烦,每次检测短则4个小时,长则七八个小时,为了尽量节省时间、避免离开实验室上厕所,大家都不敢喝水。”王瑞兴说。

  当天上午,该中心的主管技师王茜与王瑞兴搭班进入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趁采访间隙,她拨通电话向父母报了声平安。

  “每天我爸妈都要给我打个电话,确认我没有被隔离,才能安心去做别的事。”提及老人们对自己的牵挂,王茜的眼眶湿润了,“可以说,我们是离新型冠状病毒最近的一群人之一,父母对我们的工作既支持又担心。但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冲锋在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群众筑起坚固的防线。”

  采访过程中,浚县人民医院、淇县人民医院的疑似病例样本先后送抵检测中心。王瑞兴和王茜立刻换上厚重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双层手套,拎起沉甸甸的送检专用箱步入实验室。等待他们的是新一轮任务艰巨的“判案”。

  “对我们所有人来说,今年春节注定是难忘的。面对疫情,市疾控中心广大共产党员始终坚守、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鹤壁市疾控中心党总支书记刘国清说。

 
责任编辑:张倩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